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及教学设计

来源:步旅网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及内容

  《我的叔叔于勒》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收录的四篇文章都是小说。本单元上承第一册的小说单元,下启第六册的小说单元,对于养成阅读小说的习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在本单元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一直是中学语文教材传统篇目,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亲兄弟于勒的前后态度变化,尖锐地指出了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给人启发,耐人寻味。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明确明暗两线,梳理故事情节。

  2、学习运用语言、行动和神态描写刻画人物,运用对比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难点:

  对于主题的探讨和分析。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九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学习小说大都有较浓厚的兴趣,而且通过前面《故乡》和《孤独之旅》两篇文章的学习,他们不仅从中获得了人生启示和艺术的享受,同时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分析和感悟能力,对小说这种体裁已有了较充分的认识。对于本课的字、词、句的理解,大部分同学不会感觉到有难度,所以本课的学习旨在通过故事情节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主题,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三、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要重视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与情感之间的联系。”结合本课的内容和特点,我确立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为:

  (一)知识与技能:学习通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和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联系现实生活,感悟文章主题。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掌握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进而理解文章的主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金钱观,调适自身心态,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呼唤人间真情。

  四、教法学法

  (一)教法设计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一个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因此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问题引导法、阅读讨论法

  (二)学法指导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语文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应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学习得法,事半功倍。因此,我将引导学生运用以下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法、诵读品味法、合作交流法

  五、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过程我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三)精读文章,品析人物

  (四)研读文章,归纳主题

  (五)拓展延伸,自主创新

  学生读书讨论,教师引导小结:希望──赞美──恐怖──仇恨。学生根据上面的这条感情线索,归纳出本文的情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