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就是嗓音听上去不觉得发乾。“乾”照声乐理论上说,首先是没有共鸣,即只有基音而没有好的泛音共鸣。其主要问题在於共鸣腔壁没有弹性,也包括气息没有弹性。所以它的音波发出来以後,不能传送很远。在空气中维持的时间也就较短,常常使人感到戛然而止。而有弹性的声音既传送得远,听起来又滋润柔和,而音波的消失总是慢慢地由强渐弱,不让人感到突然间没有声音了。做个比方,嗓子有水音的人,犹如敲鼓敲在鼓芯上的声音,而没有水音的嗓音,就如用一个手捂住鼓面在敲鼓。借用声乐术语来说,就是混响的时间不长(混响是声源停止後,声音在一定点延续的现象)。人们一般只知道锣声很响,很少注意到鼓声比锣声传送得更远。过去农村裹唱所谓野台戏时,人们在几里路外总是先听到鼓声,等走近些才能听到锣声。由此可见共鸣体及其弹性的重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