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高中语文工作计划(3篇)

来源:步旅网

关于高中语文工作计划

  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的有关知识及词的主旨。

  2、 体会作者用典、对比、类比手法的运用。

  3、 品位语言,领悟作者的爱国热忱。

  积累运用: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舞榭( )歌台 巷( )陌 金戈( ) 元嘉( ) 仓皇( )

  无觅( ) 孙仲谋( ) 狼居胥( ) 廉颇( ) 佛狸祠( )

  2、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1) 千古江山 (2)赢得仓皇北顾

  (3)可堪回首 (4)烽火扬州路

  3、文学常识填空。

  辛弃疾,字 ,号 , (朝代)词人。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 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合称“ ”。

  4、对“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怀念廉颇,感痛今天再也找不到廉颇那样的名将了。

  B.作者以廉颇自比,表达了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抒发了不被朝廷重用、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C.作者怀念廉颇,用追述赵国不重用廉颇而加速灭亡的事实来影响南宋统治者。

  D.作者以廉颇自比,指出朝廷若不重用主战的将领,必将重蹈历史上赵国灭亡的覆辙。

  5、对下列句子使用典故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慨叹江山依旧,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已无处寻觅了)

  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扬当年刘裕北伐的英雄气概)

  C.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自比廉颇,功绩显赫,壮心不已)

  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借刘义隆不作充分准备,仓促北伐遭致失败,警告韩侂胄不要急于事功)

  6、下列诗句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7、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倒置语序的一项是( )

  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B.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C.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D.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8、名句填空。

  (1)元嘉草草, , 。

  (2)四十三年, , 。

  (3)凭谁问, , 。

  阅读训练: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9、辛弃疾一生力主抗金复国,但孤立无援,其豪放词每有苍凉沉郁、粗犷悲愤之致,从下片中你能读出这种韵味吗?试举例分析。

  10、天下英雄何其多。稼轩为何独钟情于孙仲谋呢?“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和“生子当如孙仲谋”为例,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11、辛弃疾最善用典,且信手拈来,抒情写意,尝试从他的其他词中寻找一例进行赏析。

  12、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词写于1205年镇江(京口)知府任上。1204年执政的韩侂胄欲以北伐巩固自己的地位,起用抗战派辛弃疾任镇江知府。镇江濒临前线,乃军事重镇,辛积极备战,并劝谏韩不可草率用兵。韩不但不听,反而将辛调职。若换个角度理解,本词堪称一篇“谏书”。

  B.“怀古”,即为伤今。然而,本词自始至终保持着豪迈的基调,不愧为豪放派辛词的代表作。其豪放的格调,可从两个角度折射出来:其一,选古代英雄事迹 词的题材;其二,刻画侠肝义胆,抒发忠义之情。

  C.诗言志,词也言志。上阕赞颂孙权、刘裕,旨在表明诗人自己抗金救国的雄图大略,同时也是对韩柁胄的期望;下阕借对刘义隆草率北伐而招致失败史实的讥讽,警戒当权者:切勿急于求成,重蹈“元嘉草草”的覆辙。

  D. 《永遇乐》用典较 多,且全围绕一个明确的中心,即:借典故来表达诗人对救国大业的深谋远虑。诗人“怀古”的态度,不是以历史学家的眼光去评价史实,其用典原则是“古为今用”,即以艺术的眼光取材,调动历史人物为自己抒怀服务。

  课外阅读:

  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鏊,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1)兜鏊,俗语叫头盔,词中借指兵士。

  13、上片两句一问一答,写词人登楼所见之景。“何处望神州”何意?

  14、上片后两句仍一问一答,写词人登楼所见所想“不尽长江滚滚流”一句是化用前代哪位诗人哪首诗的诗句?

  15、此词即兴抒怀,借古讽今,通过赞颂 ,暗讽 。

  学后心得:

  答案:

  1、xiè xiàng gē jiā huáng mì móu xū pō cí

  2、(1)长远的年代(2)落得(3)哪堪,不堪(4)宋代行政区域名,相当于现在的“省”

  3、幼安,稼轩,南宋,苏轼,苏辛

  4、B 5、C 6、B 7、C

  8、(1)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2)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3)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9、下片先回溯历史,用讽喻手法,意在汲取教训;词尾用廉颇思赵一事表达作者的悲愤之情,不仅使抒情达到了高潮,而且集中鲜明地再现了诗人的自我形象。

  10、孙权的风流余韵虽荡然无存,但孙权的雄才大略及其建树却历历在目。虽处群雄纷争的时代,吴国却能出现和平气象是因为他能确保自己的国土不受外敌侵犯,写孙权既激励自己,又担忧时局。

  11、如《摸鱼儿》一词,下片用汉武帝陈皇后失宠的典故,来比拟自己的失意。“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用杨玉环和赵飞燕死于非命来警告那些奸佞小人,语辟典精,用意深刻。

  12、B(“侠肝义胆”的评价,有悖原诗意——词中所歌颂的英雄都是与国家命运相系,并非个体的“义士侠客”。)

  13、神州在哪里?中原大地已非我所有了。

  14、唐朝诗人杜甫《登高》。

  15、三国时期的英雄(孙权),南宋朝廷的无能(无人,苟且偷安)

关于高中语文工作计划

  一、目标任务

  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推进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前提,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学生学法指导为突破,追求既有“山的沉稳”,又有“水的灵动”的普通高中语文教研,努力提高国家课程的二度开发水平,巩固并提升我市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教学质量在全省的地位,初步形成具有苏州区域特色的普通高中语文教育风气,不断扩大我市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教研工作在全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工作思路

  1、坚持“一个中心”

  即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在全省高中教学“减负”的大背景下,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地位愈加明显。

  一方面,要争取、保证语文教学应有、足够的课时;另一方面,要在既有课时基础上做文章,有效、优效、高效地开展语文课堂教学;再一个方面,也要研究课堂45分钟如何向课外延伸。

  在教师层面,要引导研究不同类别的课堂教学,如周一语文课如何对学生双休自学进行检测,高三课如何把新授课与复习课区别开来,作文课如何把作前指导、当堂作文、作后讲评、学生修改、二次讲评等贯穿起来,试卷讲评课如何体现知识梳理、错题整理,名著导读课如何体现讲练结合。

  在教研组备课组层面,要引导重视三个层面的课堂教学,即常态课(随堂课、推门课),研究课,展示课。

  2、抓住“两条主线”

  一条主线是阅读,一条主线是作文。两条腿走路,要走得均衡,缺一不可。

  关于阅读教学。三个反对:反对“泛语文”,反对“伪讨论”,反对“去文体”。

  三个主张:主张课前预习,主张课堂点拨,主张文本细读。三个提倡:提倡读写结合,提倡课外延展,提倡专题学习。

  关于作文教学。抓住“对不对”和“好不好”开展训练,前者是审题,后者是立意、结构、内容、语言、文体等,循序渐进地解决“写什么像什么”“写什么有什么”“写什么亮什么”这三个问题。要重视作文批改和讲评方式的变革。基本分拿不到,一律重写。

  3、加强“三项研究”即研究学生,研究高考,研究教法和学法。研究学生要研究学生的学习状态,状态远大于方法,方法远大于苦干;要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看有无存在漏洞,需要不需要进行必要的补全;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看是否方法到位,事半功倍。在不同层次的学校和班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分层教学,甚至是个别教学。

关于高中语文工作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1、基本情况。

  这个班30人,女生多。从学生自己的基础来看,这个班的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差异很大。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善。由于新教材要求的识字量和书写量较大,学生普遍认识许多汉字,但不会写。学生书写状况良好,大部分学生书写工整正确。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记忆新单词。

  二、教材分析:

  这学期的教材以“专题”出现,八个单元为八个专题:春天的发现;奉献与关怀;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好好思考,用于创作;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培养优秀品质;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进入科技世界。每个题目安排的内容都是紧密相关的。从教材的特点来看,人民教育版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使语文学习更加轻松愉快。相对来说,这学期要求写的汉字数量大增,每节课写了大量的8—10个字,连词的内容也有新的出现。要求在书写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的笔画顺序和间距结构,使学生不仅能正确书写汉字,而且能写好汉字。

  三、学生情况分析:

  后进生:学生情况分析:赵岩,李惠英:学习习惯差,作业马虎,只求完成,不求质量。张謇、吴:错别字多,写得慢,作业容易走神,积极性不高。

  四、审查的总体目标:

  1、巩固这学期学的新单词,重点通过各种识字方法记忆新单词。

  2、认识400个汉字,正确书写300个汉字。

  3、掌握汉字的笔画和偏旁,知道汉字的大致笔画顺序。

  4、初步学生的汉字帧间结构能正确地说出汉字的结构特点。

  5、继续巩固正确的读写姿势,正确书写文字,规范正确,保持书写整洁。

  6、培养学生说话大胆,声音洪亮,舌头清晰。能用指定的单词说出完整的句子。

  7、学会情绪化的读课文,吐字清晰,声音洪亮,不指看书,不指唱歌。

  8、能在熟悉阅读的基础上背诵一些名句名段。

  9、理解课文中的单词和句子,熟练使用句号、问号、感叹号,体会不同的语气。

  10、熟练运用词序搜索法和部首搜索法查找汉字。

  11、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对联,古典诗词,警句。

  12、对写作感兴趣,能写下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复习,写日记。

  动词 (verb的缩写)复习课程表:

  这学期有两周时间复习:

  1、第一周,单元复习是主要任务,重点是单词,知识要背。

  2、第二周以检测为主,进一步查漏补缺。

  六、审查措施:

  1、识别和阅读新单词的方法:

  a、掌握词汇表1,开始全面阅读。利用学习小组,小组互读,开展扫盲巩固活动。

  b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多说话,多找容易忘记、错错、混淆的单词,互相检查,背诵、听写。

  2、扫盲得到巩固。

  为了拿下“小五星”表格,结合听写,在听写中查漏补缺。找到你掌握不好的单词,试着去记——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个新单词的。有一定的精读量。

  3、复习阅读和写作。

  a、注意解题方法的指导,学会答题。

  b、给予书面指导。

  4、其他综合复习思路:

  a、根据学生情况,因材施教,注重学生接受能力的层次性。

  b、争取学生的配合,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家里和学校联手学习。

  c 、组织“一帮一”互相帮助,让学生互相帮助,呈现良好的学习氛围。

  d、精心设计一些复习练习卷,供学生早上练习和做作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