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桂城街道首届名师工作室建设方案》的相关规定和《刘凤兰名师工作室建设方案》,本学期将结合街道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实际,以信息学课堂为阵地,以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以课题研究作引领,构建完善信息学地方课程体系,继续擦亮桂城街道信息学品牌,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开展信息学特长生培养课题研究
以广东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课题依托信息学课程培养中小学生学习品质的研究课题和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以生为本的小学信息学地方教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为基础,结合各人的信息学子课题,开展真研究,实现真发展。
上学期末每个工作室成员都进行了信息学子课题的申报,研究方向包含了资源建设、教材的二次开发、习题设计及信息学课堂教学的各环节(导入、提问、总结)等,最后工作室成员11人共有8个子课题通过立项。本学期将有序地开展这些课题研究。
二、完善小学信息学地方教材和教学指南的编写。
在正确的地方教材开发理论的指导下,对南海区原有的地方教材(聪明人的游戏—信息学探秘(入门篇)和(实战篇))进行全面改版,重新开发出符合我区小学信息学特长生培养实际需要的地方教材。工作室成员通过教材和指南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能更深入地进行教学研究工作,促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实现名师工作室引领、示范、辐射、共赢目标。
三、探索信息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总结和提炼本工作室成员教学风格和特色
充分发挥工作室研究共同体的作用,提高理论基础,提高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引领学员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论,时刻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力求走在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教学理论的前沿。通过成员们一起研究课堂,聚焦课堂教学,探索出南海区小学信息学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并进行实验研究。针对每位成员的特点和特长,帮助他们总结和提炼教学风格和特色。
四、加强小学信息学教师培训。
进一步推动街道信息学竞赛的发展,继续打造街道信息学特色品牌,同时帮助更多的学校和老师开展信息学辅导工作,本学期工作室将继续承担街道信息学教师的培训工作,通过专题讲座、专业培训、课堂观摩研讨等形式开展培训。
五、继续加强工作室网站建设。
加强网站的建设及管理,丰富网站内容,使之成为工作动态发布、成果辐射推广和资源生成整合的中心。以网络为平台,借助各种交流手段,定期定时在工作室成员之间进行交流、学习及成果展示。
具体安排:
时间
主要工作
第3周
第4周
信息学教材编委集中研讨
第5周
桂城街道小学信息学教师专业培训(刘凤兰、梁海仪)
第6周
邀请专家作“如何开展课题研究”讲座
第8周
信息学课堂教学研究(黄靖、林华)
第10周
桂城街道小学信息学教师专业培训(江涛、黄盛应)
第12周
信息学课堂教学研究(徐伟东、麦梓龙)
第14周
信息学教师专业培训暨南海区信息学竞赛分析总结(刘凤兰、林丽梅)
第15周
到东莞进行交流学习(3天)
第17周
工作室成员跟岗
一、总体工作目标
在xx区教育局、xx区教师进修学校的领导下,以《xx市xx区中小学名师工作室管理条例》、《xx市xx区名师发展工程管理考核办法》等文件为活动指南,力求工作更具体、更实效,带领成员搞好教学研究、课题、送教下乡等工作室各项活动为载体,强化理论学习,实施教学问题研究,钻石教材,学习课改经验,多反思、多总结,使成员在原有的基础上,专业发展更快,成绩取得更多,力争在打造优秀工作室的过程中,做好师徒结对的传、帮、带工作;配合做好xx区教师进修学校教学的引领工作,为xx区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出应有的成绩。
二、具体工作计划:
1、九月份
(1)按时召开工作室工作计划会议,布置这学期工作室的各项工作任务。
(2)工作室成员上交个人工作计划。
(3)滕xx老师开设讲座《初中课堂教学导入的策略研究》,陈xx老师开设讲座《初中物理课堂小组合作初探》。
2、继续带领成员认真学习教育理论,不断提升理论素质,将读书心得体会进行资源共享,形成材料,写出汇报材料。
3、做好名师工作室“结对子”工作要求,指导老师和培养老师坚持听课、评课,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并在学期初各写一份帮扶计划。
4、组织工作室成员参加教师听评教学技能比赛。
5、开展三个课题研究,工作室成员每个工作室成员要结合自己教学工作研究实践课题,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多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开展听课、评课等教学观摩活动,在参与教改指导活动中要及时总结经验,积累材料;以课题带培训,提高科研意识和研究能力,善于发现和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善于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善于反思性地总结,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6、逐步改进完善名师工作室,使之成领衔人和工作室成员展示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平台,与外界进行交流的桥梁、学习的资源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7、十一月份
(1))邓老师到xx中学送教下乡活动,工作室成员郭开设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
(2)李xx老师和邓老师开设讲座。
8、十二月份
(1)工作室成员读书、教学经验交流活动。
(2)工作室成员全面工作总结,上交各种材料。
本人有幸成为龙岩市小学数学xx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有望在此工作室的培养下积极提高自身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做一个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争取早日成为我市教育事业先行人才,争取早日成为名副其实的名师。现针对自身的特点制定个人工作计划如下:
1.强化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要高度重视自身理论水平的提高,要自觉学习数学专业基础理论和教育教学理论,养成阅读的好习惯。阅读2本以上的教育专著,并撰写2篇以上的读书心得。
2.积极承担公开课和专题讲座,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
积极参加各种听、评课活动,进行高质量的教研活动,争取机会让自己在校内或校外都开一些有质量的公开课,向更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在一学年中承担校级评课6节(其中2节配有教案及评课稿),承担校级公开课2节,县级以上公开课(或说课)1节,县级以上专题讲座1次。要积极参加所在县(市、区)举办的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和“送教下乡”活动,主动申请承担观摩课和专题讲座。
3.大胆实践、探索,开展课题研究,提升自己的教研水平。
工作室的总课题为《互动生成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根据自身实际,根据工作室总课题拟定《有效促进师生交往和共同发展的研究》为子课题开展研究,制订子课题三年实施方案,做到每学年有课题研究计划和小结,三年有课题研究总结。
4.积极主动参与工作室QQ群的交流研讨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
本学年可利用工作室QQ群开展网络备课或专题研讨活动,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
5.培养、带动一批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自己的引领水平。
在所在县(市、区)选定3~5个中青年教师,作为自己“传、帮、带”的培养对象,作为自己的合作、教研团队,带领他们参与有关教研活动,引领他们的专业成长。
6.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撰写教育随笔和教学反思,撰写教学文章,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撰写2篇教学论文(包括教学设计、教学随笔、案例反思、经验总结等),并积极主动投稿,力争在20xx年6月前发表1篇xx级教学文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