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广东景点导游词(3篇)

来源:步旅网

关于广东景点导游词

  各位团友、朋友们:

  你们好!现在我跟大家一起参观浏览增城市标志性城市广场--挂绿广场。

  挂绿广场位于荔城镇的商业中心。挂绿广场所在地据增城县记等广献记载原名叫“西园”,闻名于世的“增城挂绿”母树就生长在这里。“西园挂绿”是增城市知名度极高的传统文化产物,也是增城市旅游观光的一个重要景观。因为城市发展的需要,于20xx年市政部门拆除了原有全部旧建筑物,重新规划建设成城市广场,并命名为“挂绿广场”。整个广场规划总用地面积459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5000平方米。建成后的挂绿广场分为三大功能区:商业广场区、城市标志性雕塑区和“西园挂绿”母树观赏区。构成一个动静分区合理,空间错落有致,现代气息与传统文化水乳交融,体现增城蓬勃发展的标志广场,为广大游人和市民提供一个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和消费购物的理想场所。

  现在我们要到的是挂绿广场第一期工程的建设。请大家随我一道参观。

  【西园挂绿母树观赏园】位于挂绿广场的东南端,以驰名中外的“西园挂绿”母树为主体,为种植园,护园河和观荔廊三个部分,构成一个开放式的观党园。由此可以近距离看到具有三百多年历史的西园挂绿母树。这挂绿母树历经三个多世纪,几经沧桑,见证增城的历史文化。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人为因素的及日军侵华战乱的影响,挂绿古树得不到精心照料,到了1946年,原有的三桠树枯萎两桠,树势萎颓。1948年结果仅140余颗。解放后古树焕发生机,1955年取得丰收,收果37公斤,一部分上送北京给国家领导人,一部分则在广州南方大厦和增城戏院向群众公开发售,一时成为佳话。随后由于种种因素,古树逐年渐弱,果颗无收,到1979年最后一桠树干亦枯萎,现仍可看到枯桠遗迹。幸好在枯萎前经科技人员采取措施使树头萌发新芽才得以保存。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国运昌盛,家科人员精心管理栽培,新长的树体更生复壮,树冠不断扩大。到了九十年代初期已有结果,近几年更是挂果不断,得丰收。现古树已达4米多高,树冠东西与南北延伸近20平方米,老树焕发生机,如同国运一样,年年昌盛。增城挂绿以西园挂绿母树为宗,现在已发展成一个系列品种,分布于全市各镇。品质优良而且产量比较稳定的有20~30棵。丰年产量有1500多公斤,经剔除次果后能供应市场的约为1250公斤。由于慕名求果人多而果源有限,供不应求状况仍很突出。近年市农林部门正引导各地农民大力发展优质荔枝种植,挂绿是重点品种。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挂绿荔枝会越来越多供应市场,满足人们对增城名果的需要。我们看过“西园挂绿”母树后,相信大家也会事业蒸蒸日上,勃勃生机。

  【西园挂绿与何仙姑的故事】相传,八仙中的何仙姑是增城小楼仙桂村人。一天,她云游到西园,见西园风光绮丽,荔林葱茏,便坐在一棵荔枝树上,就看月色,在手帕上描绣家乡秀美风光。绣呀、绣呀,不知不觉残月西沉,天将通晓,何仙姑便乘风归去,无意中留下一缕绿色丝线悬挂枝头。此后,这棵荔枝的果身,便有了一条绿线萦绕,故名“挂绿”。可见“挂绿”荔枝是充满神仙灵气。

  【西园挂绿碑记】挂绿是增城最名贵的荔枝品种,享誉国内外300余年。

  挂绿正式见于历史文献是在明末清初。广东文学家屈大均(1630-1696)曾写诗赞咏:“端阳是处子离离,火齐如山入市时。一树增城名挂绿,冰融雪沃少人知。”当时有人记述挂绿果实“坚莹似玉,脆如霜梨,津液内敛,剥而怀之,三日不变。其色微红带绿,因名挂绿。味之香美,冠于群荔”。

  西园挂绿以树在原城西西园寺荔枝园(即今挂绿广场)得名,系由荔枝实生苗得水土灵气变异而成。清代乾隆、嘉庆之后,挂绿已盛名中外,但因产量稀少而价值奇高,有“挂绿玉栏金井,如夜光无价”之誉。地方官员,皆以此进奉皇室、嘉宾为荣。

  自清代至民国期间,增城官民皆视西园挂绿为奇珍异宝,悉心保护。间有采西园母树繁育新树获得成功,迄今挂绿名果已不独产于西园,而以西园挂绿为宗。

  新中国成立后,西园挂绿为县人民政府接管。70年代,因生态环境变化和树龄久远,树身枯萎。幸科学工作者奋力抢救,于老树萎前育成新枝。如今古荔现新颜,生机勃勃。而以西园挂绿为宗的增城挂绿,亦已形成系列品种。

  西园挂绿现为市级古树名木保护单位,也是增城新八景之一。

  【城市标志性广场】位于整个挂绿广场的中部,由标志性的雕塑、花坛、旗坛等建筑级成,采用下沉式的建筑风格,可作为商业宣传及城市节日庆典的表演区,也可提休憩的理想场所。

  好了,挂绿广场的景观介绍到这里,下面请大家自由参观,小时后到地集中。祝大家参观愉快!

关于广东景点导游词

  上下九步行街是个好地方。那么上下九步行街怎么样,上下九步行街怎么去呢?下面小编整理的上下九步行街导游词,欢迎来参考!

  上下九商业街全长800米,有骑楼式建筑238间,建于20世纪初,是经国家商业部批准的广州市第一条商业步行街。骑楼街是有岭南特色的商业建筑,适合南方气候特点,既可防雨防晒,又便于展示橱窗,招徕生意。

  上下九步行街上布满各中、高级百货公司,有永安百货公司,广州服装店,鹤鸣鞋帽店,大陆钟表店,妇女儿童百货商店,广州纺织商场,锦华床上用品店等老字号。食肆则有清平饭店,广州酒家,陶陶居酒家,莲香楼,汇聚了驰名国内外的文昌鸡,清平鸡,陶陶姜葱鸡,以及姜汁撞奶,双皮奶,欧成记云吞面,伍湛记及第粥,广式月饼,糯米鸡,老婆饼等各式各样的名菜小吃。此外,还有皇上皇腊味店,第十甫副食品店,趣香饼家等老牌食品店。附近还有西来初地、华林寺、玉器圩、酸枝街、古董街等历史悠久的传统专业街,全国最大的农贸杂市一条街清平路更是享誉国内外。

  上下九路是一幅汇集了西关风情的美丽画卷,广东特有的骑楼在这里得到充分地展现,即使是不买东西,在上下九路走一走,也可以感受独特的岭南商业文化。除了上下九路,附近的华林玉器街有便宜的玉器,也可以逛一下。到西关大屋参观,就对岭南文化有更深的理解。

  “十三行商圈”有商机有文化

  周亚伟介绍,规划中的“十三行国际商圈”面积约245.6公顷,以上下九为中轴线,规划用地范围北至中山路,南隔六二三路与沙面欧陆风情区相邻,东至人民南路,西至宝华路。“我们希望依托十三行的商贸历史底蕴,把它发展为以商业购物、餐饮、娱乐和特色酒店为主的广州首个都市级游憩商业区(RBD),打造有国际影响的商埠都市形象。”

  据了解,在“十三行国际商圈”规划范围内,现已有十三行商贸文化旅游区、上下九步行街、新光城市广场、恒宝广场等成熟商业网点,以及华林玉器街、清平药材市场、西堤电子数码市场一批大型专业市场,还包括华林禅寺、锦纶会馆、西关大屋、百年老店等文化景点。

  “十三行国际商业圈要以‘文化’作为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批全新的特色主题项目。”周亚伟说,将重点突出“十三行商贸历史文化”、“禅宗文化”,结合海上贸易文化,打造十三行新天地、复建十三行夷馆区、老广交会博物馆、古董酒店区,与文化公园、海关大楼、西堤、沙面等形成有机联系,展现十三行的丰富文化内涵。

  打通和平路连接黄沙上下九

  在白鹅潭商圈和十三行商圈交接的黄沙地区,今年将崛起一座“广州太古城”——西城都荟。西城都荟由香港和黄集团投资兴建,位于黄沙地铁站上盖,土地面积71282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87000平方米,停车位总数1075个,将于年底建成。

  据介绍,该项目将引入崭新的“国际化悠乐式”概念,建造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一站式购物广场,现已引进超级百货公司、各式酒店、娱乐休闲中心等。其中部分商铺和娱乐场所将于今年8月开业迎客。

  周亚伟表示,随着和平路断头路的打通、荔湾路南段延长线的实施,西城都荟将有望与上下九步行街实现连接。

  立项建广州美食园

  位于泮塘一带的西关风情美食街已经初具规模,而一个以美食街为核心、面积达56.5万平方米的广州美食园,已报送市政府立项。

  记者昨日获悉,广州美食园以仁威庙广场为中心,通过改造开发泮塘路以东、仁威庙以西两侧地块;连接荔枝湾路以南西关大屋群以及恩宁路骑楼街、泮塘路"泮塘"牌坊以北宜商建筑,整合餐饮、景观、文化、古玩等多个元素,形成环荔湾湖地区片状分布的整体美食旅游体系,面积达56.5万平方米。

  目前广州美食园第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建成了泮塘路总长200米的西关风情美食街和西关世家园林酒家。入驻的饮食服务企业共计25家、总经营面积约1.6万平方米。

关于广东景点导游词

  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境内,面积1.9万公顷,1990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生态系统。

  本区地处雷州半岛,受热带海洋气候的影响,沿海滩涂上分布着较大面积的红树林植被,其中红树植物有12科、16属、17种,是除海南岛外我国红树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

  此外,保护区内拥有数量和种类众多的鹤类、鹳类、鹭类等水禽及其它湿地动物,据初步统计,仅鸟类就有82种,其中留鸟38种、候鸟44种。湛江红树林保护区作为我国现存红树林面积最大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在控制海岸侵蚀、保持水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