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
爱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水土汗青”的崇高信念。当宋军防线崩溃,他依然转战各地,纵然兵败被俘,元军四次劝降,仍不能动摇他的浩然有爱国之气。纵然忽必烈亲自出马,他仍正气凛然。他以死实践了“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的坚定执著的爱国心。于是我明白了爱国就是在国家危难之际同国家同生死,共患难。
爱国就是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民情怀,屈原虽忠事楚庄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被攻破后,为了维护民族尊严,高吟《离骚》,愤然投江。
爱国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理想,他从小心怀大志,希望将来能为国家效力,后来,范仲淹做了官,为官清正廉洁,救济穷人,提出一个爱国爱民的人,要甘心情愿比别人先吃苦,比别人后享乐,范仲淹的先忧后乐的思想,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爱国就是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高中生,我的职责就是努力学习,为国家社会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我很自豪,也很骄傲,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祖国就是我的另一个母亲,我爱祖国也爱党。
抱着爱国的心,我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抱着爱国的心,我们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抱着爱国的心,我们要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和谐和富强。
中华民族精神是什么?是信念不移,是勇往直前,是百折不挠,是坚持不懈!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二万五千里的路!我们的先辈却穿着一双单薄的草鞋,凭着一双脚硬是咬牙走了下来。20xx年的今天,我们一起缅怀这段历史,传承先辈的精神。
这是一位在马背上成长的红军,她的名字叫贺捷生。她的父亲是名开国元帅贺龙。这个故事要从长征说起。
那年长征,年仅18个月大的贺捷生便与父亲长征。长征的路是艰险万分的。但每当听到小捷生的哭声,他们总是惊喜万分:她哭了!她哭了!因为他们知道只要她还能哭泣就证明这个小生命还活着,每分每秒都在成长。这无疑是长征中一个生命的奇迹。一路上,父亲将她放在马背上的篮子里,颠簸着前进。一天夜晚,当敌人悄无声息的来袭时,贺龙将军带领战士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最终战败的敌人落荒而逃。然而小捷生却被弄丢了。脱离了大的小捷生被母亲抱在怀中摸黑前行。贺龙将军骑马掉头去寻找,漆黑的天空中几颗明星发出微弱的光芒,仿佛在为贺龙将军照路;此时,天上的月亮已经爬上了树梢,把将军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四周的山仿佛已经沉睡,静悄悄的,只听得一阵阵急促的马蹄声。小捷生这才被父亲找了回来。
为了防止小捷生再次弄丢,贺龙将军便把小捷生抱在怀里。只是一看见敌人就把怀中的女儿忘了,像丢包袱一样丢进了草丛里。当贺龙将军发现女儿不见时,本就苍白的脸颊上似乎比往常更苍白了,除了苍白你再找不出一点点血色。那时的贺龙将军第一次感到害怕。同行的红军说,他们从未见过贺龙将军真正的害怕过,即使是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在像恶狼般的敌人面前,也未见过他如此害怕过。只是在女儿弄丢时,他害怕了。贺龙将军又一次冒着被抓捕的危险回到与敌人激战的战场上找寻女儿,最终在草丛深处找到了小捷生。
这就是捷生奶奶那段惊心动魄的童年,一段不平凡的童年,一段可以回味一生的童年。捷生奶奶有一个好父亲,他是我们的榜样,是整个民族的自豪。当写上贺龙将军名字的红五星在《开学第一课》的平台上冉冉升起,人们凝神注视,把对将军的敬意转换为掌声,掌声经久不息,我不禁潸然泪下,此时此刻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弘雅小学创办不久,针对师生及家长的情况,学校就组织师生开展了怎样做一个文明人的大讨论,经过学习研究,分析论证,结合校名和学校艺术教育优势,总结当时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借鉴有关研究成果,实施了四雅德育模式,即典雅,学生能了解经典名著。文雅,学生具有文化品味。优雅,学生有较好的行为举止。儒雅,学生有君子人格和儒雅风范。反对有知识没文化、有学问没修养、有聪明没思想的人,主张做诚信正直、豁达刚毅、与时俱进之人。
一个时期以来,中小学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方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而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他们生存发展中急需指导的内容在学校德育中却是欠缺的。而有关研究表明,依据学生品德发展的现实需要与可能,使内容与学生的品德发展的最近发展区相吻合,才是学生可接受的、发展性的德育。所以,学校德育应增加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质量的内容,诸如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权益保护等,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发展,从而得到健康成长。
中华文化是以伦理道德为本位的,仁、义、礼、智、信等正是教人如何为人的。传统的德育又有从小培养,使其习与性成和从小事、琐事做起,由小见大,从小教育孩子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等丰富经验。经过现代化的历史提升和时代化的综合转换,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实现人文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整合,培养既具科学精神又具人文底蕴的与时俱进之人。四雅德育模式,通过民族精神、诗词歌赋、民族文化活动等,发扬我国优秀传统德育精华,赋予现代内涵,努力做到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结合,关注学生的实际,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质量。
鼓励和提倡师生多读优秀的文化典籍,重视古诗词的教学,经常举办以古诗词为内容的朗读、绘画、书法比赛活动,每节课前背诵一首古诗词,使师生在感悟、体验、积累中,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增加自身的人文底蕴,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从而实现自我完善。同时,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赋予传统文化以现代气息,通过科技节、科技月、四小制作比赛、网页制作比赛等活动,既提高师生的科学素质,又培养科学精神。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培养和谐发展的时代新人。
你若光明,这世界就不会黑暗。你若心怀希望,这世界就不会彻底绝望。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你若不屈服,敌人和压力又能把你怎么样?20xx年秋季开学第一课传承长征精神带给我极大的心灵震撼。
信念不移: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重走长征路,重温长征精神将鼓舞大家走向更好的未来。建设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中国是我们共同的梦想,共产主义理想更是宛若明亮的眼睛牵引着我,让我守着梦想眺望未来。老红军胡正先我没有家,红军就是我家是多么坚定的信念,多么广阔的胸怀!组织的事业永远大于个人安危,跟着党走,为国家贡献所有的力量,这种坚定的信念让无数革命同志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的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繁荣富强做出卓越贡献,让我们伟大的祖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老红军梁天文和杨政委的跨越时空的合影更是体现了党内同志情同父子的革命友情。
勇往直前:勇敢不仅仅是一种胆略、一种霸气、一种不畏艰险,挑战自我的勇气,更多的是一种行动、一副拼命三郎的风格。独臂将军贺炳炎不怕疼,不畏强敌的故事更是透露了一种狠劲,一种鹰击长空的气魄,而狠劲中却又流露了对儿子的大爱,教会了贺陵生受用一生的勇敢气质。
学习长征精神,还要学习革命前辈百折不挠和坚持不懈的精神。铁军团长耿飚披着毯子打仗的故事催人泪下,他克服疟疾的折磨而坚持战斗,这是一种血肉之躯内蕴含的超人的意志力,真是我党这种百折不饶的超人精神让我们的革命取得了成功。新时代宇航员的坚持不懈的精神是一种新的长征精神;,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火箭就叫长征
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你的名字比我的生命更重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长征路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长征路上,让我们发挥长征精神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百折不饶、坚持不懈,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成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