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劳动仲裁需要时间,仲裁委员会需在7天内决定是否受理,被诉人15天内提交答辩书,仲裁庭处理45天结束。工伤赔偿向法院起诉,不服裁决书的当事人15天内可起诉,简易程序三个月内,一审普通程序三至六个月。
法律分析
一、工伤赔偿劳动仲裁需要时间
1、从工伤员工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书之日起算,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诉人的申诉书后,应在填写《立案审批表》之日起7日内决定是否受理;
2、仲裁委员会决定不予立案的,将在作出决定之日起7日内制作不予受理通知书,送达申诉人;决定立案的,将在作出决定之日起7日内向申诉人发出受理通知书,并将申诉书的副本送达被诉人;
3、被诉人应当自收到申诉书副本之日起15日内提交答辩书和有关证据;
4、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自组成仲裁庭之日起45日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报仲裁委员会批准,可以适当延期,但是延长的期限不超过15日。
二、工伤赔偿向法院起诉的时间
1、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2、简易程序三个月内;
3、一审普通程序三至六个月。
拓展延伸
打工伤赔偿官司的赔偿金额如何确定?
打工伤赔偿官司的赔偿金额是根据一系列因素来确定的。首先,需要考虑受害者的实际损失,包括医疗费用、康复费用、失去的工资以及其他相关费用。其次,法院会考虑受害者的伤势程度和残疾程度,以及对其生活和工作产生的影响。此外,法院还会考虑受害者的年龄、职业和未来收入潜力等因素。最后,法院会参考类似案例的判决结果,以确保赔偿金额的公平性和合理性。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法院将做出最终的赔偿金额决定。值得注意的是,每个案件都是独特的,赔偿金额可能因个案而异。因此,建议受害者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确保他们获得公正的赔偿。
结语
工伤赔偿劳动仲裁和法院起诉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仲裁过程中,仲裁委员会在一定时限内决定是否受理申诉,并要求被诉人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答辩书和证据。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的期限为45日,如有需要可以适当延期。对于不服仲裁裁决的一方,需要在收到裁决书后的15日内向法院起诉,否则裁决书生效。法院的审理时间根据程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简易程序一般在三个月内完成,一审普通程序则需要三至六个月。工伤赔偿官司的赔偿金额是根据多个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建议受害者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确保获得公正的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章 工 伤 保 险 第四十二条 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伤,第三人不支付工伤医疗费用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五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三十二条 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四章 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 第四十五条 职业病诊断标准和职业病诊断、鉴定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职业病伤残等级的鉴定办法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