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侄儿”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严监生这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感受严监生这一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临死前的严监生》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师:我们一齐来把课题读一下(生齐读)
师:(指“监”)这个字读jiàn,大家齐读(在监字上注音)
生:(齐读)监
师: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吗?(吴敬梓)
师:(出示作者图片)是啊,他就是吴敬梓,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史学研究著作,不过,确立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的,是他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出示《儒林外史》)今天我们要认识的就是其中的一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严监生。
师:严监生临死前是究竟是怎样的情形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1、 自由读课文
(课件出示)要求:①自学生字,词语②把课文读准,读通,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多读几遍,看看注释或查查工具书③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 检查生字词语掌握情况
(课件出示)
jiànzhí láng
监 侄 郎
侄子 穿梭郎中
3、交流
师:同学们读完了课文,谁能说一说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个手指头总不得断气,直到最后,赵氏挑掉了一茎灯草,才安详的离去)
师: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读完以后你觉得严监生这个人物有什么性格特点?(吝啬)
*如有同学说“节约”的话
师: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师:严监生的行为到底是吝啬还是节约呢?我们得从课文中去找答案
(三)、细读课文,走进人物内心
1、感受病情的严重
师: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划出描写严监生病情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的体会
重点体会:
①到了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
(从“医家都不下药了”体会到无药可医,病入膏肓)
②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
(从“一连三天”体会到病情的严重)
③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
(从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体会病情的严重)
师:看来严监生的病真是十分严重了,你能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它的病情?(奄奄一息,病入膏肓,生命垂危,危在旦夕,无药可救……)师:我们连起来把这一部分的内容读一读,体会严监生的病情之严重(生齐读“自此……桌上点着一盏灯”)
2、 体会严监生的吝啬
师:还能从哪个句子看出他病情的严重?
⑴严监生喉咙里的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从“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体会他病情的严重)
师:还从这句中体会到了什么?
(从“总”字体会严监生垂死挣扎的时间之长以及可能有未了的心事)
师:病情恶化到了这种程度,却总不得断气,他可能在想什么?
比如:思念远方的亲人、遗产没有交待清楚……
⑵师:不仅同学们想知道,课文中的大侄子,二侄子,奶妈也都想知道严监生临死前伸出的两个指头代表的是什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严监生和亲人的三个对话。
师:他们的猜测分别是什么呢?
①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把头摇了两三摇。
师:大侄子的猜测是什么?(两个亲人)
师:你还能从这个对话中读懂些什么?
(从“摇了两三摇”体会严监生当时的病重以及这一动作包含的意思)
指导朗读
② 二侄子……
师:二侄子的猜测又是什么呢?(两笔银子)
师:你还能从对话中读懂什么?
(从严监生的动作神态描写中体会严监生心情的着急以及严监生的奄奄一息)
指导朗读
③ 奶妈抱着哥子……
师:奶妈的猜测又是什么呢?(两位舅爷)
师:你还能从对话中读懂些什么?
(从严监生动作神态中体会严监生的病重以及他心情的着急和生气。)
指导朗读
师:在临死前,他居然为了灯盏里的两茎灯草,而不能安息,我们再来读一读(分角色朗读)
师:那么这两茎灯草代表的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再来读一读剩下的内容
师:是啊,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灯草,他才(生补……)
师:你从严监生这时的动作中体会到了什么?
(从中体会到严监生终于了了心愿)
师:如果你是严监生的话,你又会对赵氏说些什么呢?
师:终于了了心愿了,顿时没了气,同学们,严监生临死前倔强的伸着两个指头,不是为了没有见面的亲人,也不是为了遗产没有交待清楚,而是为了两茎灯草,那当时屋内的灯光到底是怎样的呢?其实前面有一句话就已经告诉我们了,请同学们找找看。
④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
(从“一屋”,“一盏”体会当时屋内灯光的微弱)
师:就是为了这么微弱的灯光,严监生伸着两个指头,总不得断气,
如果你现在就站在严监生的病床前,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吝啬,爱财如命,守财奴,)
(四)、总结写法
师:多么高明的作家啊,短短三百多字就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谁能说说作家是用什么方法刻画人物的特点的?
(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师:通过这些细节描写,把吝啬鬼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让我们过目不忘,在我们平时的习作中也应该注意抓住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