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略
学问与技能:
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觉并理解乘法安排律,初步了解乘法安排律的应用。
2、使学生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安排律。
3、能用乘法安排律进展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结合详细的问题情境经受探究乘法安排律的过程,理解并把握乘法安排律。
2、学生在发觉规律的过程中,进展比拟、分析、抽象、概括的力量,增加用符号表达数学的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数学学问之间的内在联系,培育学生发觉、探究的意识。
2、让学生感受数学规律确实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获得发觉数学规律的愉悦感和胜利感,增加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重点:
理解乘法安排律的意义,并归纳出定律,会运用乘法安排律。
难点:
抓住等号左右两边算式的特征和联系,理解乘法安排律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提醒课题。
师:昨天,同学们通过微视频自学了什么内容?(乘法安排律)
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深入的学习乘法安排律。
二、沟通自主学习任务单
师:通过观看《乘法安排律》的'微视频,你知道了什么?
(乘法安排律的意义,如何理解乘法安排律)
(一)小组沟通:任务一
1、任务一:乘法安排律的意义
从“举例”、“意义”和“用字母表示”这3点绽开沟通。
2、学生汇报:
师:谁有不同的举例?像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多少个?(很多个)
通过举例,你有什么发觉?
(提醒乘法安排律的意义: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安排律)
用字母表示:(a+b)×c=a×c+b×c
a×(b+c)=a×b+a×c
师:“分别相乘”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字母表示说一说。
(二)小组沟通:任务二
1、任务二:理解乘法安排律
从“画图”、“乘法的意义”这2点绽开沟通。
2、学生汇报:(画图理解)
师:谁有不同的画法?(课件演示)
认真看图和等式,谁看懂了?说给大家听。
1、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4×2+6×2=(4+6)×2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师:看来,我们在三年级学习的长方形的周长公式中就孕伏了今日学习的乘法安排律。
2、组合图形大长方形的面积:
4×2+6×2=(4+6)×2
师: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中也有乘法安排律,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理解乘法安排律,很好。
3、结合乘法安排律来理解多位数乘法的笔算。
25实际上是把12分成25×12×12+进展计算=25×(+)
师:同学们能联系旧学问学习新学问,真棒!只要你做一个有心人,你就会发觉其实数学中有些新、旧学问是有联系的。
4、乘法的意义理解乘法安排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