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欢庆》这首诗写的就是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情景。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枫叶,洁白的鸽子,阵阵的海涛,构成了多么美丽、欢乐、祥和的图画!读着读着,我们似乎看见农民丰收的笑脸,看见天安门广场上缓缓上升的国旗,似乎听见祖国上下建设祖国的号角,听见中华儿女对和平的呼唤,听见各民族兄弟姐妹祝福祖国的共同心声。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a、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b、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a、以学生为主体,重视个性化阅读,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情感。
b、图文结合感悟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国庆节,体会喜庆、快乐的气氛,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理解“国庆”的重大意义,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教学方法:图文结合法
学习方法:朗读感悟法。
课前准备:
1、搜集资料,了解国庆节。
2、准备多媒体。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读熟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流程(略)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看拼音写词语:
(tián yě ) 献上( guǒ shí)
(féng líng ) 举起(qí zhì )
( lán tiān) 飞着( gē zi)
( dà hǎi) 奏起(yuè qǔ )
田野、果实、枫林、旗帜、蓝天、鸽子、大海、乐曲。
2、齐读填空后的句子。引出课题《欢庆》,引学生一起书空,板书课题。
二、美读、感悟课文。
1、导语:田野、枫林、蓝天、大海它们都是为了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谁愿意来读读诗歌,作为送给妈妈的第一份礼物?(指名读全诗)
2、每个小朋友都爱我们的祖国妈妈,请你也读一读吧,把你的爱表现出来。(学生自由读)
3、人人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快快告诉大家,通过朗读你知道这首诗歌写了些什么呢?
4、请听老师来读课文,想一想,田野、枫林、蓝天、大海为祖国的60岁生日送上了些什么礼物?划出有关的词语。
(1)、(贴图画)师语: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枫林,洁白的鸽子,阵阵的海涛,你们说美不美呢?那么怎样才能读出这种美呢?试着读给你的同桌听,好吗?
(2)、指名读课文第一句。指导读,在想象中读。
(3)、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些什么?
(4)、相机完成下面练习,并引导学生在想象中说。
(金黄的)的果实(火红的)的旗帜
(洁白的)的鸽子(欢乐的)的乐曲
(5)、齐读第一句。
(6)、我们还会想到些什么?(发散思维,引导想象)
(7)、出示句子: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亮举起燃烧的火把……
(8)、引导学生读句子。
5、还有谁也在庆祝这个盛大的节日?(播放国庆录像)
(1)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全国各族人民或孩子)
(2)、你想怎样读第二句话呢?
(3)、师范读句子,生跟读。
(4)、认为老师读的好的,模仿老师的语气再读;认为自己也读的好的,教一教你的同桌。
6、激情朗读全诗。
三、指导背诵。
在板书引导下试背。
四、发散思维,想象拓展。
1、导语:孩子们,金秋十月,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处处都是欢乐的海洋。果实累累,红枫似火、白鸽翻飞,海涛阵阵……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处处都是欢乐的海洋。这是一幅多么美丽、欢乐、祥和的图画呀!我们一起把课文读一遍好不好?(播放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齐读课文)
2、导语:孩子们,祖国妈妈的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来为她祝寿,我们小朋友能不能为祖国妈妈过的生日献上我们的祝福呢?让我们写上我们最美的祝福,你可以模仿课文写上一段,也可以自己编一首诗歌来为妈妈庆祝。(学生写话),
3、展示作品。(学生板书到黑板上)
4、齐读学生作品。
五、总结、升华。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万众欢呼,礼炮齐鸣,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整个中华大地沸腾了,整个世界震动了。从那一天起,勤劳的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越来越强大。如今,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那么,让我们全体起立,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把最美好的祝愿献给您——祖国妈妈。(播放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
欢庆
——祖国妈妈的生日
(田野)献上 金黄的 (果实)
(枫林)举起 火红的 (旗帜)
(蓝天)飞着 洁白的 (鸽子)
(大海)奏起 欢乐的 (乐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