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数乘小数》案例

来源:步旅网

  教学片段:

  已知3628=1008

  36280=     362.8=    360.28=

  3.62.8=   

  师:观察,口答。说体会。

  生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扩大10倍,积也扩大了10倍。

  生2:362.8  28缩小10倍,是2.8。

  生3:积是1位小数.

  师:那么积的小数点应该点在哪里呢?

  生4:点在0和8之间。

  师:怎么想的?

  生5:一个因数缩小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缩小10倍,所以点在0和8之间。

  生6;因数中是一位小数,所以积也是一位小数。

  师:那么3.62.8呢?积大概是多少?

  生7:大于6,小于12.

  师:猜一猜,积是多少,小数点又应该点在哪里呢?

  生:10.08。

  师:用计数器验证一下.

  学生用计数器验证。

  师:能用竖式计算么?

  让学生自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学生尝试自主计算。

  分析与反思:

  这节课是在教学整数乘小数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唯一不同的是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教材以计算长方形面积的公式为介入,引出需要学习的小数乘小数的计算题,先估算再计算。重点对笔算进行探索。这样做虽然符合从生活中发现数学、让学生知道了数学源于生活,但是这个情境本身对于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推导过程,没有起到实际的作用。

  学生在学小数乘小数之前,刚学过小数乘整数,计算的方法相类似,而今天学习的小数乘小数,与前小数乘整数比较,一个是看乘的小数有几位,在积点几位。一个是把小数位数相加的和在积点几位。计算方法和积的小数位数都有相通和借鉴之处。

  所以,把这节课开始内容调整了一下,把面积的计算换成根据已经积推导的计算,以小数乘整数的计算作为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推导基础,以此知识作为新知识生长点。这样更能让学生体会到知识之间的联系,能更好帮助学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这样定位我觉的教师就可以完全跟着学生的学程走,是以学生的学来定教师的教。如果以书本的计算长方形的例题,也许学生就沉迷于各个房间的面积大小了。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就难以把握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