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工资纠纷可向劳动局投诉,申请劳动争议仲裁。仲裁裁决不满可向法院起诉。工资应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替代。劳动者本人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亲属或代理人代领。
法律分析
职工工资不合理可以去劳动局投诉,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
拓展延伸
职工工资不公,如何正确维权?
当职工面临工资不公的情况时,正确维权非常重要。首先,职工应当收集相关证据,包括工资支付记录、合同、通知等。然后,可以尝试与雇主进行沟通和协商,表达对工资不公的不满,并要求解决问题。如果沟通无果,职工可以考虑寻求劳动局的帮助,向劳动局投诉,并提交相关证据。劳动局将会调查并介入调解。如果劳动局调解无效,职工可以考虑提起劳动仲裁或者诉讼,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在整个过程中,职工应当咨询专业律师,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结语
合理维权,保障权益。职工遇到工资不公需采取正确措施。先收集证据,与雇主协商解决。若无果,向劳动局投诉并提供证据。劳动局介入调解,如无效,可考虑劳动仲裁或诉讼,法律维权。期间需咨询专业律师,确保权益得到最大保护。努力争取合理工资,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