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如何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作者:闫星宇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9年第03期
[摘 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本文从三产业融合的现状出发,提出了一些三产业融合发展措施。 [关键词]推动;农村;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3-0271-01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业是重中之重,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新常态下农业农村转型发展的根本选择。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全力以赴消除农村贫困,推动乡村生活富裕。
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信息化技术快速应用,全国各地开始出现了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倾向。例如,在城镇郊区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都市农业等;在发达地区发展信息农业、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在农产品主产区,发展高端增值农业,建立农产品加工基地,设立农产品直销地等。 近几年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农村产业的融合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但是仍存在一困难,一是农村的土地征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等制度在落地过程中仍存在很多具体问题,导致农村改革出现“瓶颈化”问题。二是资金、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投入保障政策和金融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导致一些乡村集体经济出现“空壳化”倾向。三是产业上,农业深加工能力不强、链条短、高附加值产品不多,产、加、销“一条龙”的运营和组织机制未完全形成,导致产业出现“断链化”问题。同时,不能忽视的是,在城市化资源正向吸引下,导致农村人口“空巢化”、农村知识分子和能人“逃离化”和“农民老龄化”问题。四是许多社会资本和先进成熟的技术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扩散渗透进程缓慢,同时还由于农民的技能素质低下,农村产业融合型人才缺乏,也抑制了先进技术要素的融合渗透。[1]五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涉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要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和高效的公共服务。目前,我国许多农村地区供水、供电、供气条件差,道路、网络通讯、仓储物流设施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后,导致农村内部以及农村与城镇间互联互通水平低下,这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
二、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措施 (一)进行农业管理体制改革
必须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对农业实施一体化管理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重点推动土地三权分离和集体资产权能改革。继续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确保政策性金融供给的同时,积极开展金融制度创新,[2]提高村镇银行的覆盖面,拓展商业银行对农村信贷业务范围,支持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健康发展。 (二)国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首先应该加强政府因势利导。通过政策引导和产业扶持,有效推动农村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推动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在农村落地生根。做好统筹规划产业发展。在做好水、电、路、讯等配套设施服务的同时,选择适合自身资源特色禀赋的产业接纳,推动农村产业差异化发展。还要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既能保证下乡的产业项目有利可图,留得住、发展好,又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让农民受益,还能集体增收,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实现多方共赢。 (三)做好资源配比,促进多元化发展
城乡融合做好产业链的资源配比,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信息科技等资源。另一方面是培育多元化产业融合主体,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的发展,鼓励和支持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协会、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以及工商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鼓励新型经营主体探索融合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培育知名品牌。在工商登记、土地利用、品牌认证、融资租赁、税费政策等方面给予优惠待遇。 (四)大力支持发展多种类型的产业新业态
近两年在互联网技术驱动下,农村电商在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乡村振兴添加了新动能。数据显示,2016年,农村电商实现营业额8945亿元,相当于农业增加值的14%,这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新生动力。
探索互联网+现代农业的业态形式,推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现代农业结合,促进智能化农业、精准农业的发展;对传统农业种养殖方式、村庄生活设施面貌等进行特色化的改造,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创意农业、景观农业、休闲农业、农家乐、特色旅游村镇;利用生物技术、农业设施装备技术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特点,发展现代生物农业、设施农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工厂化农业;支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生产生活资料以及工业品下乡等产购销活动中,开展O2O、APP等。[3] (五)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力度
针对很多地方设施设备落后的情况,国家给予政策支持,更新设施设备,利用现代化的设备进行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其次,加快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政策框架,围绕全产业链制定全面、系统的政策。同时制定产业融合的标准化建设体系,开展对涉农企业家和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产业融合能力。 (六)探索发展潜在产业
首先是农村服务业,要依托龙头企业发展起来的营销、加工、物流、劳务等农村服务业。还有乡村旅游业,比如独具特色的民宿经济、旅游产品以及度假、旅游、养生、健康等产业。然后就是现代服务业,例如网络营销、食品短链等多种新业态。 (七)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
优化结构,提高农业质量和品牌竞争力;创建农产品线上销售,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打造特色乡村,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其次是优化市场各类要素配置,激活主体、要素和市场,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不断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同时,有利于工业反哺农业,以工建农,农工互补,进一步拓宽就业增收渠道,让农民就业不离土、安居不离乡。还要加快内外市场有效对接。吸引资本、技术、人才等市场要素向农村充分涌流,让更多农产品“走出去”,激发内外市场竞争,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结语
三产融合作为当前农村发展经济的重要方式与组织,对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相信在国家与地方的合力配合下,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将会呈现出新的加速度,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条件将大幅改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将会出现更好的形势。 参考文献
[1]刘胜海,王华东,王建威等.合作社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探析——以望都县恒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代农业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7,(13):255-256,258.
[2]关浩杰.新形势下民权县农村产业融合实践探索[J].农村·农业·农民B,2016,(12):56-5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