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蚁》教学反思
蔡甸二小 徐艳英
《囚蚁》这篇课文以生动、富于童趣的语言记叙作者的童年往事。童年认为所有的动物都可以由人来饲养。由于喜爱蚂蚁,两次饲养蚂蚁,一次死了,一次逃走了,使作者明白“自由可贵”的道理。从文中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纯洁天真的童心和对蚂蚁的喜爱。
这课的第二课时,我主要讲两次囚蚁的经过结果以及理解“自由可贵”的道理。
一. 抠重点词句,读中悟情,理解句子。
首先紧扣“囚”字,设计问题,在学习第一次“囚蚁”时,让学生读第三自然段,找出最能感受到“囚”字的句子:“找一个有盖子的玻璃瓶子….再旋紧瓶盖”,由此引导学生对第一次囚蚁经过的学习,抓住“不停,急忙,上下来回……”这些动词体会蚂蚁在瓶中的着急、惶恐,指导学生读出这种体会,理解这是对蚂蚁的囚禁。
第二次“囚蚁”引导学生从第五、六自然段兄妹俩为蚂蚁布置的安乐窝来体会他们对蚂蚁的关爱无微不至,从“……贴……夜深人静……平心静气……”这些词中感受作者的天真可爱,对蚂蚁的关爱是无微不至的。用朗读的形式再现出来。在此基础上,紧接着问学生“这是囚吗?”促使学生对“囚”进行更深入地思考。有了这些铺垫,第七段的内容学生就容易理解了。通过找找、说说、议议的过程,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读文感受,深入理解作者所说的“自由更可贵”的道理。
小结时,回扣课题“囚蚁”提出问题,明明是“养蚁”,为什么说是“囚蚁”?让学生通过比较来体会这个字的丰富含义,站的角度不同,得到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从而感悟到作者的反思和愧疚,对生命的尊重。
二、拓展补充,大胆想象,加深理解。
通过第三自然段中“它们肯定用它们的语言大喊起来”这个句子抛出问题:如果你是瓶中的小蚂蚁,你会喊些什么?引导学生想象补充蚂蚁大声喊叫的内容,体验蚂蚁此时的内心独白,为后文理解“自由更可贵”作铺垫。
在理解了作者对蚂蚁的喜爱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第六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在这若有若无的微响中,我仿佛看见那些快乐的小蚂蚁正在长大,它们长出了美丽的翅膀,像一群威风凛凛的大蟋蟀……”去掉行吗?为什么?引导学生体味兄妹俩的美好心愿。然后通过这句话的省略号让学生补充续写这句话,写出对蚂蚁的美好心愿,训练想象描写,加深理解文中兄妹俩对蚂蚁的喜爱。
三.课外延伸,读写结合,巩固感悟。
最后启发学生去寻找自己童年中因把幻想当做事实而做的傻事笨事,写一写这个经历,写出自己童年的天真幼稚以及自己的感悟。由文本给学生创设一个练笔的机会,加深对文本的认知,打开了写作的思路。许多学生很快写出了童年有趣的经历,写下了自己的反思和感悟。如:给金鱼喂果汁,给花浇上香水,捉来萤火虫养在瓶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