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3第三章 弹性理论(习题及答案)

来源:步旅网
第三章 弹性理论

思考与练习

一、选择题

1.计算需求弹性的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是( )。 A.需求量与价格之比

B.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C.需求量变动的绝对值除以价格变动的绝对值 D.价格变动的百分比除以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2.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10%,需求量变动20%。则它的弹性系数为( )。 A.10%

B.30% C. 1/2 D. 2

3.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2,价格由1元上升到1.02元会导致需求量( )。

A.增加4%

B.增加2% C.减少4% D.减少2%

4.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0.5,价格由l元上升到1.04元会导致需求量( )。

A.增加4%

B.增加2%

C.减少4% D.减少2%

5.如果需求的价格弹性为1/3,价格上升30%时,需求量将( )。 A.增加10%

B.减少10% C.增加90% D.减少90%

6.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完全没有下降,那么该商品的需求( A.完全有弹性

B.完全无弹性 C.富有弹性 D.缺乏弹性

7.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5%,需求量因此变动5%.那么该商品的需求( A.富有弹性

B.缺乏弹性 C.无弹性 D.单位弹性

8.如果( ),我们就说一种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 A.需求量变化百分比大于价格变化百分比 B.需求量变化百分比小于价格变化百分比 C.需求变化大于价格变化 D.价格变化大于需求变化

)。)。 9.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其弹性系数( )。 A.大于1

B.大于0小于1 C.等于1 D.为0

10.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商品价格上升5%将使( )。 A.需求量的增加超过5%

B.需求量的增加小于5% C.需求量的减少超过5%

D.需求量的减少小于5% 参考答案

1.B;2.D;3.C;4.D;5.B;6.B;7.D;8.B;9.B;10.D

二、判断题

1.同一条线性需求曲线上不同点的弹性系数是不同的。( ) 2.需求的价格弹性为零意味着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

3.当某种产品的价格上升8%,而需求量减少7%时。该产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 ) 4.某种物品越是易于被替代,其需求也就越缺乏弹性。( )

5.如果对食盐的支出在家庭支出中只占一个极小的比例.那么对食盐的需求就是缺乏弹性的。( )

6.各种药品(包括营养补品)的需求弹性都是相同的。( ) 7.恩格尔系数是耐用品支出与食物支出之比。( )

8.卖者提高价格肯定能增加总收益。( )

9.农产品的需求一般来说缺乏弹性,这意味着当农产品的价格上升时,农民的总收益将增加。( )

10.只有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才能薄利多销。( ) 参考答案

1.√;2.×;3. ×;4. ×;5. √;6. ×;7. ×;8. ×;9. √;10. √

三、思考题

1.简要说明需求价格弹性有哪些类型? 2.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哪些?

3.根据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这两句话的含义。

解题思路提示:

(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薄利”就是降价,降价能“多销”,“多销”则会增加总收益。“薄利多销”是指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小幅度降价使需求量较大幅度增加,而引起的总收益的增加。

(2)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谷,即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其弹性系数很小,在粮食丰收、粮价下跌时,需求增加得并不多,这样就会使总收益减少,农民受到损失。

4.农业科学家开发了一种高产水稻。这对农民来说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为什么?

5.某年大自然对农业格外恩惠,寒冷的冬季冻死了所有的害虫,适于播种的春季早早到来,没有发生恶性霜冻,喜雨滋润了成长中的秧苗,阳光灿烂的十月使得收割顺利并得以

运往市场。年终时,琼斯一家愉快地坐下来计算一年的收入。但他们将会大吃一惊:好年景和大丰收反而降低了他们及其他农民的收入。琼斯百思不得其解,您能告诉他吗?

解题思路提示:人们对食品的需求弹性是不一样的。小麦、玉米等基本粮食作物缺乏弹性;就这些必需品而言,消费对于价格反应迟钝。农业丰收提高农作物供给进而降低价格。但价格下跌并不会使需求增加很多。所以收成好时,农民整体的总收益低于收成不好的时候。好收成常常伴随低收益。

6.巴西的气候和纽约咖啡的价格

世界上大部分咖啡产自巴西,零摄氏度以下的气候不时地毁坏巴西的咖啡树。1975年的7月,当时一场严霜毁掉了巴西1976 ——1977年的绝大部分的咖啡收成。在纽约,一磅咖啡的现金价格从1975年的68美分涨至1976年的1.25美元,又涨至1977年的2.70美元。然而冻害后价格暴涨往往时间很短,一年后价格开始下跌,三四年后,又回到冻害前的水平。问咖啡价格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波动?

参考答案:咖啡价格之所以会如此波动,是因为需求和供给(尤其是供给)都是长期比短期更富于弹性,在极短的时期内(冻害后的一二月内),供给是完全无弹性的:咖啡豆的数量有限,而且其中的一些已被寒霜冻坏了;需求也比较缺乏弹性。寒霜的结果是使供给曲线左移,而且价格飙升。从中期看,冻害后的一年,供给和需求都富于弹性:前者是因为现存的咖啡树会被采摘的更深入细致(品质有些下降);而后者是因为消费者需要时间来改变他们的购买习惯。中期的供给曲线也向左移,但价格比一年前有所下降,而供给量相对短期多少增加了一点。在长期内,价格恢复到正常水平;咖啡种植者已有了时间种植新树以更换那些被冻害损坏的咖啡树。新的咖啡树已长大成材,所以冻害的后果将已消失。

四、计算题

1.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1.5,当它降价8%时.需求量会增加多少? 参考答案:已知B。1·5,△p/P。8%,根据计算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需求量会增加: =1.5×8%=12%

2.某种商品在价格由8元下降为6元时,需求量由20单位增加为30单位。用中点法计算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并说明属于哪一种需求弹性。

参考答案:

(1)已知P1=8,P2=6,Q1=20,Q2=30。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

Q

Ed(Q1Q2)2(P1P2)210P251.4。 27 (2)根据计算结果,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故该商品的需求富有弹

性。

提示:在计算弹性系数时,要注意两个公式:一个是计算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一个是本题中涉及到的中点法公式。

3. 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0.15,现价格为1.2元,试问该商品的价格上涨多少元才能使其消费量减少10%?

参考答案:

已知Ed=0.15,P=1.2,QQ10%,根据计算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

QEdPQP

将已知数据代入上式:0.1510%。 P1.2(5分) P0.8(元),该商品的价格上涨0.8元才能使其消费量减少10%。

提示:在计算弹性系数时,要注意两个公式:一个是计算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一个是用中点法计算的公式。

案例分析

(一)法林联合百货公司的自动降价

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中心有一座高楼。楼顶高悬普巨幅招牌“法林联合百货公司”,更引人注目的是大楼的下两层,门口写着“法林地下自动降价商店”。该店规定,出售的每一种商品在摆到售货架上时,除了要标明售价以外,还要标明第一次上架时间,以上架陈列的天数实行自动降价。比如上架第13天这件商品还没有出售,就自动降价20%:又过去6天.还没有卖出该商品,则降价50%;再过6天仍未售出,则降价75%。这就是说,标价为200元的商品,从第一天上架日算起,第13天卖150元,第19天卖100元,第25天卖50元,当降价幅度达到75%以后,再过6天仍然是无人问津,这件商品就从售货架上取下,送给慈善机关,不再在该店出售。这种商品店销售的商品大多是中档层次的商品,品种繁多,规格各异,有童装、鞋袜、服装、旅游品、体育用品,主要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当然这里说的自动降价,并不是产品质量不好,而是保质保量,顾客买走后,若不满意,只要不弄脏,就可退换。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降价方式,该店才顾客盈门,人们从不同的地域涌到了这家商店,都想购置一些自己需要的而又物美价廉的产品。这使该店销售量直线上升,非但没有因降价而赔本,而且大大地盈利了。

也许有人要问,“既然自动调价,那顾客不是要等到价格低到最低时才来买货吗?”“商店不是要赔钱吗?”请听这家经理的独特见解:“陈列在这里的商品都是有需求的,价格本身也比较适中,顾客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一般会当机立断,买走为止。再说,谁有那么多时间经常到商店看价钱是不是降到了最低点呢?所有真正降到最低限的产品是很少的。”

法林公司这种“自动降价”从表面上看,商店要承受削价损失,但结果却赢得了丰厚利润。其实,这也是一种薄利多销的宣传方式,而且显然要比直接降价的做法更加富有魅力。

(摘自: 李强.市场营销学教程.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问题:

1.“薄利多销”营销策略与刺激需求的关系是什么? 2.“薄利多销”营销策略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参考答案:

“薄利多销”策略,是指企业在商品定价时有意识地以相对低廉的销售价格刺激需求,从而为实现长时期的总利润最大或扩大市场占有率的一种价格策略。薄利多销,单位产品和利润下降,但由于扩大销售,反而有可能使企业总利润上升。社会有需要、资源有可能、生产有潜力、价格和成本弹性又比较大的商品,适宜采取“薄利多销”的策略。

实行“薄利多销”定价策略,能使企业现有资源、资金和劳动力得到合理和充分的利用,大大增强社会商品可供量,同时,也有利于保持市场物价总水平的稳定,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政收入。

虽然“薄利多销”是一种值得倡导的定价策略,但并非所有商品都可使用。运用这一策略,要有一定的条件:

(1)产品需求的变动幅度要大于价格的变动幅度;

(2)有增产可能,如产地、设备、资金和劳动力有潜力可挖;

(3)增产后扣除应纳税金的销售纯收入增长应大于成本费用的增长。资源紧缺或从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考虑应限制生产和消费的商品,不宜实行“薄利多销”策略。

价格是市场行为和营销组合中最为敏感的一环,“薄利多销”的定价策略一直为众多商家青睐。不过,大多数时候,企业采用的还是直接降价的方式,实际上,“薄利多销”策略还有许多其他方式。而且一般来说,都要比直接的降价做法效果好。企业营销人员不妨将“薄利多销”看作是一种理念,积极拓展思路,寻求和创造一些更为新颖有利的操作方式。

(二)销售一空的绿宝石

美国亚利桑那州一家珠宝店采购到一批漂亮的绿宝石。因为采购数量很大,老板很怕短期内销不出去,影响资金周转,便决定按通常惯例,减价销售,以达到薄利多销的目的。但事与愿违,原以为会一抢而光的商品,好几天过去了,购买者却寥寥无几。老板谜团重重,以为一定是价格定得还高,应再降低价格。正在这时,外地有一笔生意急需老板前击洽谈,已来不及仔细研究那批价格应降多少,老板临行前只匆匆地写了一张纸条留给店员:“我走后绿宝石如仍销售不畅,可按1/2的价格卖掉。”由于着急,关键的字体1/2没写清楚,店员将其读成“l——2倍的价格卖掉”。店员们先将绿宝石的价格提高一倍,看到购买者越来越多,又将价格提高一倍,绿宝石在几天之内被一抢而光。老板从外地回来深感意外,一问价格,不由得大吃一惊,当知道原委后,店员、老板同时开怀大笑,这可真是歪打正着啊!

(摘自:李强.市场营销学教程.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问题:

l.价格降低了,商品反而不好卖了,这说明了什么?

2.价格提高了,商品反而好卖了;企业应该如何做决策? 3.哪些商品可以“厚利限销”? 参考答案:

l.该案例表明,顾客对企业产品降价的理解是复杂的,并不是所有降价处理都能使消费者更加积极购买。消费者对企业产品价格可能会有如下理解:这种品牌已经过时,将被更新型号的产品所代替;这种品牌有某些缺点,销售状况不佳;由于成本降低、行业竞争等各种原因,等待才是明智之举;企业出现财务困难,急于周转资金,产品的质量下降,成本随之降低,导致价格下降。

2.企业的提价通常会减少销售量,但是购买者也可能会这样理解:这种产品非常“热门”,必须马上购买,否则有可能买不到了;这种产品可能在质量、服务等方面,比平常产品优异;产品的价格已普遍提高,而且还将上升,应尽早购买。所以,企业准备调整价格,一定要事先认真研究一旦变价消费者将做何反应,按照客观实际而非主观臆断做出决策,否则可能难以达成预期效果,甚至会走向反面。另外,企业还应结合产品的需求弹性来考虑,弹性小的产品,消费者对价格的变动不会给予多大关注,需求的敏感程度较差,企业要仔细考察降价或提价究竟会给企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3.所谓“厚利限销”就是有计划地将售价定得高些,使价格向上偏离价值,以便把社会需求限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厚利限销”商品的价格应当是既能实现销售目标,又能获得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和适销价格。企业在下列商品的定价中一般可采用“厚利限销”的策略;

(1)嗜好品商品。这类商品对消费者的身心健康有不良影响,但它又是某一部分消费者的习惯用品,便可采取行政或法律等非经济措施予以禁止或限制消费,如烟酒等稀有商品。使用稀缺的自然资源而生产的非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如金银首饰、珠宝玉器等也属此类。

(2)工艺品产品。需要特种工艺进行生产的高级消费品,如传统手工刺绣、雕镂等高级工艺品。

(3)进口商品。动用外汇进口的商品或用进口的原材料、技术专利而制成的商品,如进口汽车、洋酒、化妆品等。

(4)古玩字画商品。具有较大心理价值的声望类产品,如文物古玩、字画等。

实践与操作

(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分别找富有需求弹性的商品和缺乏需求弹性的商品各一种进行调研,说明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程度。(如小说类书和中小学教科书)

(二)请分小组了解化妆品和药品市场,小组讨论为什么化妆品可以薄利多销而药品却不行?是不是所有的药品都不能薄利多销?为什么? 解题思路提示:

(1)化妆品之所以能薄利多销,是因为它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小幅度的降价可使需求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从而使总收益增加,而药品是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价只能使总收益减少。

(2)并不是所有的药品都不能薄利多销。例如一些滋补药品,其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可以薄利多销。

(三)综合实训

实践名称:需求价格弹性理论的应用 1.目的任务

通过本部分实训,使学生能够认知需求价格弹性理论;上网查阅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

之间关系的资料;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运用。

2.实践内容

(1) 需求富有弹性(Ed>1)的商品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找现实中的例子进行运算,并加以分析说明。

(2)需求缺乏弹性(Ed <1)的商品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找现实中的例子进行运算,并加以分析说明。

3.实训方式

校外调研、讨论、上网查阅资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