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西江月(辛弃疾)

来源:步旅网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生字、词人词作;

2、积累文言字、词、句;

3、能顺畅地进行音读、情读、美读词作;

二、过程与方法

1、能正确理解词作内容,领会作者情感;

2、品味关键字词句,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3、能准确无误地背诵、默写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词作,体会词人情感,学会欣赏并热爱农村生活。

1

教学构想:课堂学与教六步法:1引2读3解 4赏 5悟6练

教学安排:一课时

一、巧引入

活动:猜谜语:勤劳除百病 打我国古代一著名词人

二、读诗歌

1、词人词作 辛弃疾,南宋杰出的豪放派词人。其词以沉雄激越著称。但也有清新自然的词作。著《稼轩长短句 》。

2、创作背景以及黄沙岭

公元1181年(宋孝宗淳熙八年),时值中年的词人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开始到

江西上饶居住,并在此生活近十五年。期间,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多居住在上饶。

词中所说的黄沙岭在江西上饶县西四十里,岭高约十五丈,深而敞豁,可容百人。下有两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余亩。这一带不仅风景优美,也是农田水利较好的地区。辛弃疾在上饶期间,经常来此游览,他描写这一带风景的词,现存约五首。此词即其中之一。(教参P235)

3、生字 鹊 蝉 忽见

活动: A、划出词的韵脚。

2

B、找出词中的对偶句。

C、划分词的朗读节奏。注意:不能划破句。

三、解诗歌

1、简介词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别称有长短句,曲子,曲词,乐府,乐章,琴趣,诗余,是配音乐的。从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同样来自民间文学。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文人词深受律诗影响,词中的律句特别多。

2、词是长短句,但全篇的字数和每句的平仄是一定的。

3、词大致可分为三类:⑴小令;⑵中调;⑶长调。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

4、解题:西江月(词牌名)

5、解读字词句

4、简析内容

上阕:1、2句—视觉、听觉、触觉 3、4句—嗅觉、听觉

3

下阕:5、6句—视觉、触觉 7、8句——视觉

四、赏诗歌 写作特点:

1、平易中见真情。月、树枝、鹊、风、蝉、稻花香、蛙声、星、雨、茅店、溪桥等意象平凡,却饱含词人淳厚的对乡村生活的热爱。这是词人雄浑豪放词风之外另一种清新自然的风格。

2、用词生动传神。①惊:写明月乍出,鸟儿受惊起飞;

②七八个星,两三点雨:近乎口语,却生动形象,照应上阙的清幽夜色和恬静气氛。

五、悟主旨

这首词描写了黄沙岭的夜景,表达了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六、练能力:

1、美读诗歌。

2、背诵,默写。

3、课后练习。把词改写成一篇散文。注意写景和故事情节的完整。

4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