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儿童语言的开展
47语言获得的含义:又称为语言开展,指的是儿童对母语的产生和理解能力的获得(这 里主要
是指对口头语言中的说话和听话能力的获得)。
48语言准备期的概念:语言准备期也称前语言期,可分为产生和理解两个方面的准备。 49语言准备期的两个开展阶段(领会)P109: 1、语言产生的准备,1)、反射性发声阶 段新生儿
出生的第一个行为表现为哭,婴儿的哭声分为分化的和未分化的。一个月内的新 生儿的哭声是未分化,从第五周开始婴儿开始发生一些非哭叫的声音,这些声音是反射性的, 零乱的,对于儿童来说不具备信号意义。2)、牙牙学语阶段 大约5个月左右的儿童进入牙 牙学语阶段,自第9个月起,牙牙语的出现率到达高峰,但依然是无意义的,是不能被理解 的。牙牙学语的作用主要在于让婴儿学会调节和控制发音器官的活动。
50语言开展期的概念(识记):P113儿童语言开展主要表现为一个逐渐分化的过程,儿 童首
先获得笼统的或一般的语言规那么,然后逐渐地把这些规那么分化为较为细致而具体的规 那么,一直分化到成人语言的水平为止。
51词义的开展特点(领会)P114:语义的理解是儿童正确使用语言和理解语言的基础。 纳尔逊
根据调查将儿童早期的单词性质分为六类,按出现频率高低依次为:普通名词,特指 名词,行动词,修饰词,个人和社交的词,功能词。1、普通名词 儿童倾向于用中等概括 水平的词来称呼,如用''狗〃来称呼狗而不是用更为概括的''动物〃或更为专门的〃猎狗〃。在儿 童早期词汇中普遍出现词的使用范围的扩张。词的使用范围的扩张和缩小在2-6岁儿童中普 遍存在。2、形容词,开展过程是:a.从物体特征的描述开展到事件情景的描述b.从单一 特征到复杂特征c.从方言到普通话口语到书面语d.从形容词简单形式到复杂形式。3、时 间词 a.表示时间阶段的词,今天、明天、上午、下午。b.表示时间次序的词〃正在〃、〃已 经〃、〃就要〃。4、空间方位词 如此表示的是简单位置的词,而不涉及两个物体按某特定 方向相关系的概念,该词的获得就早,反之那么晚。5、指示代词 指示代词的指称对象是不 固定的,需随语言环境的变换而转换。〃这〃、〃这边〃、〃那〃、〃那边〃。6、人称代词 儿童 对〃我〃理解最好,〃你〃次之,〃他〃最差。7、量词,量词的运用的普遍化和多样化是汉语的 一大特点。根据名词所指事物的动作或功能,以动词为量词来使用。如〃一辆自行车〃说成 是''一骑自行车〃。
53儿童句子的产生(领会)P120按儿童所讲的语句结构的完整性和复杂性,句子可 分为不完
整句、完整句和复合句几个层次。1、不完整句,包括:1)、单词句,它是指儿童 用一个单词来表达一个比该词意义更为丰富的意思。特点:一是和动作紧密结合,二是意义 不明确,语音不清晰,三是词性不确定。2)、电报句,在表达一个意思时虽较单词明确,但 其表现形式是断续的、简略的、结构不完整的,好像成人的电报式文件,故称为电报句。2 完整句,包括1)、简单句,指句法结构完整的单句。
〃他觉觉了〃,2)、复杂句,指由几个结构相互连结或相互包含所组成的单句。3、复合 句,幼儿的复句中最显著的特点是结构松散,缺少连词,仅由几个单句并列组成。
54儿童各类结构的话语出现的次序和开展的趋势大致为P123:不完整句好主谓、主谓 宾、主
谓补句好主谓双宾句、简单修饰语句、简单连动句好复杂修饰语句、复杂连动句、递 系句、宾语中有简单主谓结构句玲复合句、宾语中有复杂主谓玲主语中有主谓、联合结构。
55儿童话语开展特点(领会)P123 a.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b.句子结构从不完整 到逐步完整、
从松散到严谨。c.句子结构由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
56儿童理解句子的策略有几类(领会):P125:l、事件可能性策略作儿童只根据词的意 义和事
件的可能性,而不顾句子的句法结构来确定各个词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和相互关系。 如动作对象、动作者等。2、词序策略,已形成一种把句子中出现的名词一一动词一一名词 的词序当作施事一一动作一一受事来进行句子加工的策略。3、非语言策略预期是非语言策 略的一个方面。
57语用技能的开展特点(领会):P127 语用技能:是交谈双方根据语言意图和语言 环境有效
的使用语言工具的一系列技能,包括说者听者两方面的技能。1、说话的语用技能 的开展1.儿童对有效交流具有决定意义的情景很敏感,2、儿童能知觉到交流情景的困难 并对谈话作出相应的调整。
3、儿童还能根据听者的反应对谈话做适当的调整。2、听话语用 技能方面 1、儿童即使在说者话语
的字面意义提供线索很少的情况下,也能推测出说者的 意图。2、年幼儿童尚不能觉知自己是否理解别人所传的消息。3、幼儿对话语中挖苦意图的 理解能力,以及对老实话和挖苦话、嘻嘻话和侮辱性话的区分能力那么需相当迟才能出现、
58环境论(应用)P129: 1.模仿说,一、如果要求儿童模仿的某种语法结构和儿童已 有的语
法水平距离较大时,儿童不能模仿,他总是用自己有的句法形式去改变示范句的句型, 或顽固的坚持自己原有的句型。二、儿童经常在没有模仿范型的情况下产生和理解许多新句 子。和传统的模仿说相比,选择性模仿说的两个特点:L示范者的行为和模仿者之间具有功 能关系,即二者不仅在形式上,更重要的还是在功能上相似。2.选择性模仿不是在强化和训 练的情况下发生的,乃是在正常的自然情境中发生的语言获得模式。2、强化说,斯金纳《语 言行为》中的主要论点:一、主张对语言行为进行〃功能分析〃二、强化是语言学习的必要 条件。强化依随是指强化刺激紧跟在语言行为之后,它有两个特点:1 ,是最初被强化的是个 体偶然发生的动作。2.是强化依随的程序是渐进的。
59 (重点)先天决定论(应用)P132:1、先天语言能力说主要是由乔姆斯基提出,其驳斥经验
和学习理论的根据如下:L儿童获得语言的过程在4岁之内就能完成,在如此有 限的时间内掌握本族的基本语法现象,不可能是归纳过程的结果。各族儿童获得语言的顺序 都基本相同,这证明语言不是每个儿童自己进行归纳的结果。2.语言是一个有高度组织性的 抽象规那么系统,是人类先天具有的普遍语法能力,亦即先天的普遍语法知识的表现。知识不 是经验的结果,而是经验的前提。3.语言获得过程就是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化的过程,这 个转化是由语言获得装置(LAD)实现的。
4,儿童获得的是一套支配语言行为的特定的规那么 系统。对乔姆斯基理论的评论:1乔姆斯基的理
论在方法论上是思辨的,在观点上是先验 的、唯理论的2根据先天普遍语法理论,似乎幼儿在语言获得的开始阶段就具有了一套成人 的语法系统,〃儿童语言〃并不是从〃成人语言〃派生出来的,幼儿的语言活动不是按''成人〃语 言规那么进行的。3•先天能力说外表上非常强调儿童本身在获得语言过程中的主动性和造性, 但是既然人类生来就拥有一套现成的、可以规定本族语言如何理解和
产生的普遍规那么系统, 就无需儿童本身再做什么探索和发现了,这无异于是从和行为本身相对立的另一个极端来否 认儿童在语言获得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自然成熟说 勒纳伯格以生物学和神经 生理学作为理论基础赞成先天决定论,观点:L生物的遗传素质是人类获得语言的决定因素 2.语言以大脑的基本认识功能为基础3.语言既是大脑功能成熟的产物,语言的获得必然有个 关键期,约从2岁左右开始到青春期(11、12岁)为止。勒纳伯格的自然成熟说和乔姆斯 基的先天说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否认环境和语言交往在语言开展中的重要作用。
60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论(应用)P134: 1、认知相互作用,主要观点:1.语言是儿 童许多符
号功能中的一种,符号功能是指儿童应用一种象征或符号来代表某种事物的能力。 2.认知结构是语言开展的基础,语言结构随着认知结构的开展而开展。3.个体的认知结构和 认知能力既不是环境强加的,也不是人脑先天具有的,他来源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社会相互作用论,认为儿童和成人的语言交流是语言获得的决定性因素。持这种观点的 人强调语言环境和对儿童的语言输入的作用。不过学术界对指向儿童的语言的性质和作用有 不少疑问。我们认为,儿童语言是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尤其在与人们语言交流中,在 认知开展基础上开展起来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