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教育 浅谈高中语文早读课的作用 边明一 深州I市旧州中学,河北衡水052800 摘要:高中语文早读课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学生素质积累的主要阵地,是语文课堂的延续和补充,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一定的 作用。早读课的充分利用,大大促进语文学科的整体教学,不能简单地把早读理解为学生自由朗读,教师要根据学情以及教 学的进程和目的,统筹安排,带着任务进行早读。 关键词:高中语文:主体:早读: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61(2015)13—0145一O1 1高中语文早读课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高中语文早读课的开展已经有一些年头了,它作为学生 自主学习和学生素质积累的主要阵地,是语文课堂的延续和 补充,已经成为语文课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发展有着 一定的作用。但是从笔者的调查发现,当下的高中语文早读 课效果不佳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对早读课重 视不足,迟到早退的现象十分普遍,有的学生开始几分钟是 在吃早饭,有的上厕所等;早读课上课代表催交作业,学生 补作业者较多;学生自觉性较差,拿着语文书和阅读材料, 敷衍行严重,很多学生都在做样子,一看老师来了才勉强读 上几句;阅读的内容较为单一,学生不是在背书就是背作文, 一堂课下来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从笔者的调查来看,高中 生对于早读的态度中,60%的学生不喜欢,这是一种让人非 常堪忧的现状。存在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高中生课 业重,作业多,有时候很难完成作业,早读课只能补作业了; 高中生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在 早读课上也容易分心和懒惰;高中生还存在理解偏差,认为 高中语文在高考当中考试是有重点的,只要背到重点就可以 了,功利性较强;另外就是教师的引导不足,我国的高中生 多数都容易接受任务型的学习,这就会导致很多的学生不知 道早读课应该做些什么等等。 2提高高中语文早读课质量的策略探究 学生是早读课的主体,为此要想提升早读课的质量,教 师必须要从学情出发,了解学生的现状,然后采取针对性的 策略,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2.1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实施模块化学习 按照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高中语文早读课必须以 三维教学目标为指导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此,笔者认为实施 模块化学习极为重要。一是,在早读课上,要突出基础知识 的学习,包括生僻字词的掌握、成语俗语的理解,字词的发 音,短文的背诵等,实现知识目标。二是,针对文言文和古 诗词,这一块是学生记忆的重点,要求学生在早读课上要给 予重视,除了能够背诵默写之外,还要尝试着去鉴赏,了解 文章中的个别知识点,如翻译、实虚词的用法、通假字及句 式。在阅读内容上除了掌握好教材中的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鸿门宴》《六国论》等之外,还要拓展阅读的视野和范围, 补充一些经典美文,这样做不但能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提 升,还能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通过鉴赏还能促进学生情感 德育的发展。三是,作文阅读和课文阅读,早读课中让学生 开展广泛的语文阅读,不但可以提升他们的语感和表达能 力,还能增加他们的知识和素材积累,这里需要备注的是在 阅读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多元化,可以是课文、优秀作文、 报刊杂志、格言警句、写作素材等。 2.2体现学生主体性,完善早读课形式 高中语文早读课虽然是常规课堂的延伸与延续,但毕竟 不是早读课,所以它的知识容量远远小于新授课,没有太多 的课堂束缚。它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应该充分尊重学生 的选择和体现他们的主体性,当然教师还要发挥自身的引导 和督促作用。学生在早读课上可以依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选择 早读的内容和形式,但必须建立在能够完成早读目标的情况 下。上述所涉及的三个模块,如果在内容和形式上不能进行 优化设计的化很容易让学生出现疲倦感和厌恶感,为此,需 要教师完善早读课的形式,整合早读课的内容,最大限度的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早读课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是阅读,这 些笔者就以阅读为例进行探究。在早读课的阅读中,开展范 读是非常必要的。语文早读课开展阅读一是为了记忆背诵, 二是为了增强语感和情感体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记忆 都不是太大的问题,但是有感情的朗读就非常困难了,所以, 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开展范读,让同学体 验“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的朗读魅力,这有助于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容易诱发情感共鸣,让学 生感悟到文中的文字美、语言美、情感美等。古诗词的阅读 在早读课上是常客,对于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唱 读。《尚书》日:“诗言志,歌咏言”,形象地指出了“诗” 与“歌”的内在联系。当下,随着对古诗词研究的深入,很 多的内容都被谱上曲子,开始传唱了,实现了文字与音乐的 完美融合,产生了和谐共振的效果。比如在学习完《锦瑟》 后,我就让学生尝试唱出来,确实提高了记忆的效果。 3提高学生阅读技巧,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阅读,让人变得懂事、文明;阅读,让人变得高尚、完 美;阅读,使人类走出了蛮荒;阅读,使人类有了自己的历 史因此,教师应重视阅读教学的技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要实现有效的高中语文阅读教 学,需要教师和学生掌握一些技巧。 培养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应遵循兴趣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 划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感到语文学习是 “自我需要”,如学习《荷塘月色》一文时。教师可以设计 这样的导语:月色是一个极富有诗情画意的题材,古代诗人 向来喜欢咏叹明月,为后世留下了不少名句,像“床前明月 光,疑是地上霜”“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等。 通过导入的设置为学生创造很美的意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 趣,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知识。 促使学生“动情”一一与作品产生共鸣。对高中语文而 言,学生进行文本阅读是为把握文本的意思。面对体裁完全 不同的文章,教师的教学方法应当有所不同,只有这样,才 能教会学生分析不同文章的具体方法,让学生切实掌握各种 阅读方式。但是更重要的是,阅读可以使学生通过与文本、 作者的对话,重新建构文本的意义,建构全新的自我。 精读,也叫作细读,是阅读的关键一步。学生必须认真 阅读文章,弄清词句的含义,逐段理解内容,理解线索,把 握主题,才能解决教师提出的疑问。 总之,早读课的充分利用,大大促进语文学科的整体教 学,不能简单地把早读理解为学生自由朗读,教师要根据学 情以及教学的进程和目的,统筹安排,带着任务进行早读。 参考文献 [1]刘晓霞.浅谈高中语文预习方法指导[J].读写算:教师 版,2014(33):114. [2]张映林.浅谈高中语文教学[J].商情,2014(40):382. 2015年6月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