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翻译题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唐代僧人慧褒开始在这里建房居住,死后葬在这里。
2.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它。
3.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有(块)碑倒在路上,碑文磨灭,模糊不清,只是从碑文残留的字迹中还可辨认出“花山”二字。
注意:仆(于)道; 135注释8、9
4.盖音谬也。
大概是把读音读错了的缘故。
谬(miù):错误。
5.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洞的下面平坦空旷,有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题字记游的人很多。
注意:侧:名―→状语,“从旁边”
众:众多,多。
6.有穴(xué)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有个洞穴幽暗深远,走进洞中十分寒冷,探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好游览的人也不能够走到它的尽头。
注意:穴(xué) eg“空穴来风”
窈然:P135注释12
穷:穷尽
7.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有懒惰懈怠而想出去的人说:“再不出去的话,火将要熄灭了。”
注意:且:将要。(联系P130“且大乱”)
尽:完,没有了。
8.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大概洞更深,那么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
注意:加:更加。
9.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我)于是和他一起出来。大概我所到的地方,比起喜好游览的人还不到他们所到的十分之一。
注意:十一:十分之一。
10.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我的力量还足以前进,火还足够用来照明。
明:形容词→动词,“照明”
1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
(我们)出了洞后,就有人责怪那个要出洞的人,而我也后悔自己跟随他(出来)。
12.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现在叫做慧空禅院的地方,是慧褒和尚的房舍和坟墓。
13.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我和四个人拿着火把进去,进洞越深,前进就越难,但所见景象就越奇特。
14.于是余有叹焉。
对于这种情况,我有感慨了。
15.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道路平坦并且路程近的地方,那么游览的人就多;地势险峻并且路程远的地方,那么到达的人就少。
16.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然而世界上奇异雄伟、瑰丽奇特、不平凡的景象,常常在那些艰险遥远,并且人们很少到达的地方。
注意:“非常”→古义:不同平常;
今义:特别,很。
联系《鸿门宴》“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P123,四,3),则指“意外的变故”
17.其孰能讥之乎?
难道谁还能讥笑他吗?
注意:“其”:语气词,此处表反问;
“孰”:疑问代词,“谁”
18.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于:对于;以:因;
悲:感叹;胜:尽,完。
联系:《寡人之于国也》“数(cù)罟(gǔ)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