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兴垾6号地块2#、3#、4#楼及地下室混凝土平板底部平整度控制措施
现浇混凝土楼板在建筑工程应用越来越多,目前混凝土楼板底部平整度控制不利因素较多,人为控制偏差要求较高。由此带来了现浇混凝土楼板底部出现平整度超规范现象时有发生;一但发生超标准数值较大时,平板钢筋弯曲,给结构带来影响,处理难度较大。如板底平整能有效控制,平板不粉刷就能达到装饰要求,会给质量、经济效益带来直接好处。所以对现浇平板底部平整度控制非常重要。
(一)发生现象 1、模板接缝处:
现浇楼板底部模板接缝处成型后上下错缝、互不连贯; 2、楼板底部局部不平整: 局部上翘-多在阴角处发生、下落。 3、楼板底部整体不水平:
表现为平板整体波浪型不平整;整体平度达标,但平板边线不在同一水平标高。 (二)原因分析 1、xx材料方面
(1)支撑材料钢度不达要求。造成楼板底部局部或整体平板模板下滑。 (2)楞木几何尺寸不统一、平直度偏差大。 (3)模板本身平整不达标、周转次数过多。 2、设计方案
1 / 4
施工设计方案不满足实际施工要求,模板支撑未经计算或水平、竖向连系杆设置不合理,造成支撑刚度不够浇筑混凝土时模板下滑、失稳。
3、施工方面
(1)施工人员施工不规范,不按设计方案施工、操作不到位。 (2)平板各水平控制点测量出现偏差。
(3)浇灌混凝土时施工荷载超设计方案,甚至吊运重物冲击板面。使楼板支撑发生塑性应变。 (4)座在回填土上的模板支撑,因填土松软、施工用水浸泡支撑下沉。
(5)两模板接缝处,未在缝中间放置一根木楞同时支撑两板,出现空头平板。模板缝口较大,二次补缝嵌条不牢固,造成接缝处凸出条形混凝土带。
(6)混凝土坍落度差异太大,造成混凝土的收缩不统一。 4、现场管理方面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质量控制和材料检验体系不健全。岗位责任制不落实,技术交底,过程控制不到位。
(三)控制措施。 1、xx材料方面
(1)支撑材料采用钢管、扣件。钢管的壁厚达到
3.25mm以上,弯曲、破损、开裂等一律严止使用;扣件无开裂、滑丝。
(2)楞木购买几何尺寸统一;楞木在使用前必需采用压刨二次加工,平直度偏差控制小于1mm。
2 / 4
(3)模板采用变形小、韧性好、表面光滑平整的竹胶板为宜。一般周转次数不大于八次。 2、设计控制措施
模板支撑必须经过技术人员严格计算,并编制详细施工方案,技术负责人审核;以确保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和操作性等。
3、施工控制措施
(1)施工人员规范施工,严格执行设计方案施工;加强工人平时技能教育,做好班前重点教育,提高职工素质。
(2)平板各水平控制点专人测量、多点控制,标致点显眼、明确;加强测量仪器校验工作。 (3)浇灌混凝土时注意分散施工荷载,控制砼堆积高度。吊运重物严禁冲击板面。
(4)座在回填土上的模板支撑,填土应夯实,支撑下加设足够厚度的垫板,并有较好的排水措施。 (5)板接缝处,未在缝中间放置一根木楞同时支托两板。验收时踩踏平板模板不得有空头板。 (6)施工中应加强混凝土搅拌的计量工作,严格控制用水量,混凝土浇捣时,必须按规定的坍落度施工,不得任意加水,防止混凝土收缩不统一。
(7)做好平板模板浇筑前、浇筑后的模板面清理工作,严禁模板粘浆使用。 (8)平板拆模前必须等同条件砼试块试验达到要求后,方可拆模。 4、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岗位职责,加强过程控制,做好在控制板底平整度方面的技术交底工作。
编制人:
3 / 4
审核人: 项目经理:
芜湖伟翔建设有限公司保兴垾6号地块项目部 2010年7月10日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