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19年考研人,择校攻略在这里

来源:步旅网
@19年考研人,择校攻略在这里

2018年考研已经进入复试录取阶段,此刻2019年考研复习已经吹响了号角。众所周知,除政治、外语、数学是统考外,其余专业课试卷基本都会由各院校自命题。即使是命名相同的专业课科目,由于各高校的教学重点不一样,考试的内容和方式也会千差万别。那么如何来做选择和决定呢?

择校必备四大知识点

一、A类考生与B类考生

A类考生:报考地处一区招生单位的考生。一区系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

B类考生: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的考生。二区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二、考研院校基本分类(部分重点院校)

第一类:34所自主划线院校

通俗的讲,34所自主划线院校就是34所极其热门的高逼格院校!因为报考的人多,所以每年研究生初试这34所院校都是自己出分数线(无视国家线)。

也就是说,如果你报考这34所院校的其中一所院校的话,你需要关注的不是国家线,而是这所学校自己出的分数线。因为即使你过了国家线,但只要没过该学校的分数线,也算是与此校无缘了!

第二类:211、985院校

985工程”是我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建设工程。

211工程(Project211),是为了面向21世纪,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中国政府集中中央、地方各方面的力量,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使其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的建设工程。 温馨提示:985院校中剩余5所不参加自主划线的院校: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

想要报考985院校但是却觉得爬不上34所自主划线院校的同学,你们可以首选另外5所院校哦!

第三类: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在985高校和一般的211之间。那么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985又有什么区别呢?因为985学校已经不再增加数量了,但是非985院校的部分专业很好。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就是让这些学校的王牌专业享受985待遇!

第四类:C9

C9是中国首个顶尖大学间的高校联盟,是国家首批985重点建设的9所一流大学。联盟成员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共9所高校。

第五类:双一流院校

\"双一流\"建设是政府为了达到国家战略目的而实施的政策。\"双一流\"建设既是\"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统筹和延续,也是加快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

三、我们要考多少分

两个维度:学校牌子、专业实力

1、名校名专业:国家线以上+50分,政治英语+20分 2、名校差专业:国家线以上+30分,政治英语+15分 3、差校名专业:国家线以上+30分,政治英语+15分 4、差校差专业:国家线以上+20分,政治英语+10分

四、如何才能考上梦想中的院校

(一)明确目标院校

首先,你要明确自己的目标院校,那么问题来了,有没有性价比高的院校捏? 1、专硕,招生人数远远多于学硕,那么,相对来说竞争力和分数线都会低一些。 2、去年统一命题,今年改为自主命题。

(二)选择报考院校要尽早

很多考生在复习规划时一直有这样的想法:前期先复习政治、外语等公共课,等到了9、10月份要报名的时候根据当时复习的状况再去选择报考院校,然后利用最后的时间复习专业课。 这种想法给考生带来最大的困扰,就是由于没有清晰的考研目标,在前期的复习过程中,很容易散漫、放松,极大地降低了复习效率。 而到了要选择报考院校的时候,往往都会选择自己心里的底线学校,或者觉得没希望了便破罐子破摔。这样既浪费了一定的复习时间,又容易错失进入理想院校的机会。

再说个更实际点的,即使公共课是统考,但大家应该都知道英语是分英语一和英语二的,在难易度上是有明显区别的。

因此,建议考生在复习前就尽量确定自己的报考院校,根据学校往年的录取情况,清晰地制定详细的复习目标和任务,提前制定复习专业课的复习计划,提升复习效率,并结合专业课考试要求,合理化复习进程,从而高效、持久地进行复习。

(三)院校各专业招生人数不可忽视

选择院校的时候还有个重要的数据,也是广大考生比较容易忽略的——招生人数! 有些考生纠结来纠结去终于选出了理想的院校专业,但是一查,发现人家去年该专业才招了一两个人,并不是说人招的少你一定没希望,但是这样大大地增加了竞争度,如果不是有着充足的信心,我非常不建议考生去冒这个险。

那么怎么去看招生人数呢?考生可以去目标院校的官网查看招生目录,要注意实际招生人数及推免名额。除此之外,也要看看该院校近几年招生的985/211高校的比例,这都是非常重要的数据参考。

(四)不要让现在的学校决定你的选择 本科学校如何,是由高考成绩决定的。

首先,它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一考定终生\"自然也就不能百分百断定一个人的水平和实力; 其次,即使你真的是学习基础不太好,那么现在抓紧时间确定下目标,好好努力,充分准备,正常发挥,未必就不能鲤鱼跳龙门。任何时候学习和努力都不晚,只看你有没有决心和梦想、想不想改变自己和命运。

另外不可否认,211、985学校的本科生,从整体上看综合实力相对而言的确要高一些,但其实大学是怎样过的大家心里都清楚,学校很好不代表大学四年就一定学到了比别人多的东西。

所谓\"英雄不问出处\"、\"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更何况是士别四年。当然,也不排除大学过得特别好或者特别差的情况。

学校只能给你提供一个平台和环境,真正的卓越不只是凭借学校而生,更需要凭借你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所以,既不要因为本科学校很好就妄自尊大、不可一世,也不要因为本科学校很差就妄自菲薄、看轻自己。

保守自轻固然不对,好高骛远也不可取。最好的学校不一定最适合你,最适合你的学校才是最好的,适当带有挑战性而又是自己经过努力能够达成的目标,或许才是理想的选择。

(五)以专业定学校,或以学校定专业

有很多人说研究生择校要看专业,专业好的话学校差点也无所谓,这种想法有一定道理,毕竟专业实力,即使不决定也至少是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研究生期间能够学到什么,专业实力强的学校能让你在本专业的研究和学习上精益求精,从而提高你的专业造诣,但也可能因此造成视野的局限。

专业虽然差一点但综合实力强的学校,能够让你接触到更多的圈子和朋友,对综合学养的提升帮助更大,但在专业上面需要你自己下更多功夫。而且,无论学什么,将来终究都是要走向就业市场,而市场不仅会看专业,也会看你的文凭(准入资格)。毕竟在没有深入了解你之前,文凭是市场了解你最快最直接的方式。 到底是以专业实力选择学校,还是以综合实力选择学校,小范认为主要还是要看自己的志趣,结合自己的实力,能够尽量取得平衡的选择当然更理想。

(六)地域区别需要考虑

院校所在地决定了考生这几年在哪就读,甚至是未来工作的地点。如果考生决定毕业后留在当地工作,那么就可以选择当地的一些知名院校。但是如果考生未来要选择北上广一线城市工作的话,就比较建议一开始就去选择北上广的研究生院校。虽然会明显提高难度,但是对你未来的就业确实能带来一定的优势。

总的来说,除了上述主要因素,考生一定要结合多方面的因素去选择目标院校。决定好了,就不要轻易变化和纠结,谋定目标,努力向前冲刺,在未来的时间里,不辜负自己的努力!

五.院校信息的透明度和完善度

若你确定了有专业课考试的院校和专业,一定要了解该院校对于专业课是否有考试指定教材,甚至是否能够获取更多有关备考的信息和资源。若有自己则会更节省时间和精力,可达到事半功倍的备考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