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喻的构成方式是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像(好像、就像)”“如(犹如、有如、宛如、如同)”“似(好似、恰似)”“仿佛”“像……一样”“如……一般”等比喻词把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需要强调的是,带有“像”“好像”“就像”等词语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因为这些词语并非都表示比喻。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
①表示比喻。如“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狼牙山五壮士》)句中的“像”表示比喻。作者把石头比作雹子,表现砸向敌人的石头不但密集而且迅猛有力。
②表示形容。如“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句中的“像”表示形容。作者用“巨人”来形容董存瑞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的高大形象。
③表示比较。如“奶奶从来没有 像 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卖火柴的小女孩》)句中的“像”表示比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和以前比,奶奶现在的形象最高大、美丽。
④表示说明。如“我们一定要 像 爸爸那样热爱和平,勇敢地用自己的生命保卫和平。”(《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句中的“像”表示说明,说明我们应该怎样做。
⑤表示揣测。如“它们彬彬有礼,站在远处向我们点头,像欢迎我们似的。”(《登上企鹅岛》)句中的“像”表示揣测、推断,不十分肯定,相当于“似乎”。
⑥表示联想。如“那金色的‘小蜜蜂’翘着两只棕色的翅膀,好像在百花丛中飞来飞去。”(《放风筝》)句中的“好像”表示联想,即由“小蜜蜂”风筝的颜色以及在空中的样子,产生联想。
⑦表示感觉、幻想、幻觉。如“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卖火柴的小女孩》)句中的“像”表示幻觉,幻觉着自己坐在了一个大火炉前面。可见小女孩太冷了,太渴望得到温暖了。
⑧表示举例。如“像您这样的高个儿干不了这种活儿,走起路来晃悠!”(《挑山工》)句中的“像”表示举例。全句以“我”作例子,说明凡是“高个儿”都干不了挑山工的活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