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9日)
为加快沧县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提高畜牧业发展水平,汲取外地发展成功经验,由县委副书记戴强、县委常委、副县长吴向东带队,县委农工部、县农业局等部分县直部门负责人、部分乡镇长一行12人组成赴广东考察团,于2008年8月26日至30日,先后对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总部、温氏科技园、大华农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温氏集团稔村分公司进行了考察,现就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广东“温氏”食品集团简介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位于云浮市新兴县勒竹镇,创立于1983年,公司从当初的七户八股8000元资本起家,现已发展成为一家以养鸡业、养猪业、养牛业为主导,兼营食品加工、动物保健品的跨行业、跨地区发展的大型畜牧企业集团,2000年及2002年被国家农业部等部委评定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现有员工13000多名,2007年温氏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17亿元;2008年1至6月,温氏集团实现销售收入90亿元。集团目前已在省内外建成30多家养殖分公司。 二、探究“温氏”得以发展的内在因素
温氏成功经验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得益于“温氏产业化模式”。“温氏模式”可以概括为: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养鸡业为主
1
导产业,以“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为基础,全面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运用工业经济方式重组农业生产和经营,以综合经济效益为中心,实现产供销一条龙,科工农贸一体化。温氏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实行了“公司+农户”的运行机制。公司把肉鸡饲养全部交由农民完成,公司仅办种鸡场,并为养鸡户提供种苗、饲料、药物、技术、销售等一条龙服务。具体办法分6个环节:一是申请入户,公司同意后在计算机里建立养殖户档案;二是交付定金,每只鸡苗5元;三是以记帐形式领取鸡苗和生产资料,待肉鸡上市后统一结算;四是技术指导和相关服务,公司按要求按时接种疫苗,按饲养规范供给饲料和药物,确保质量和成活率;五是统一收购;六是结算,养鸡户在肉鸡上市当天,即可凭票据到财务部结算,并由电脑打印清单,列出肉鸡上市率、肉料比、上市均重、饲养天数、鸡苗和其它材料领用情况和农户应得利润等。“公司+农户”的经营机制实现了公司和农户优势互补,没有农民的长远利益也决不会有企业的长远利益,农民失去企业便失去了进入市场的桥梁,企业失去了农民也就失去了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特别是面对复杂多变、经营风险高的农产品市场时,要求合作双方是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单家独户的农户缺乏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无力应付生产经营活动的复杂环节,公司则是他们市场利益的代表;而在另一方面,公司的经营规模和销售业绩又蕴含着农
2
户的辛勤劳动。从这点出发,“温氏”在处理双方利益关系时,非常重视农民的利益。具体是采取平均分配的做法,一般按正常原料价格和销售价格,每饲养一只鸡可得毛利3.5-4元,公司和农户的分配比例为5∶5,即公司和农户各得50%,农户养鸡的收益为1.8~2元/只,以每人每年饲养鸡12000只计,每年收入2万元以上。
(二)建立了纵向与横向产业结构。“温氏”集团在发展生产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结构模式。这一模式可概括为纵向和横向产业结构。纵向产业结构以养鸡为核心,建立了一个产、供、销“一条龙”的纵向生产销售系统,具体做法是组织了一个农民养鸡集团,公司向养鸡户提供种苗、饲料、医药、技术指导,并包销其产品的服务体系。这样一来使过去独立于经济实体之外的相关产业连成一体,在经济实体内形成一个相生相克的有机循环系统,变单一生产力结构为综合生产力结构。在这个统一整体中,产业与产业,行业与行业互为条件,共生共长,既是“食物链”,又是“营养圈”;既相生,又相克。因此,这种生产力结构必然为经济实体带来综合效益。横向经济结构以养鸡为主,建立了包括饲料、编织、兽药、鸡肉分割、罐头等在内的配套产业,形成了科、工、农、贸为一体的横向产业结构,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温氏”所选择的主导产业——养鸡具有稳定的市场和较高的科技含量,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
3
展。在主导产业和配套产业之间也存在着投入和产出的关联,它们既互为市场,又互为原料,从而构成了主导产业和配套产业之间相生相克的生态运转系统,产生一种共生共促的动力机制,由此使“温氏”的养鸡业、科技业、饲料加工业、编织业等在科、工、农、贸一体化循环系统中都得到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作为养鸡业的后向产业——鸡品加工业也得到发展,公司还可以通过扩大肉鸡的加工数量平衡市场,保证养鸡这一主导产业正常发展。“温氏”纵向和横向产业结构保证了企业的整体效益,而无需计较某个时期、某个环节甚至某个年度的盈亏与否。例如,1990年肉鸡亏了84万元,种苗、饲料等盈利,企业综合盈利仍为72万元;1991年销售肉鸡亏了230万元,但综合盈利152万元。
(三)形成了内外两个市场。“温氏”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构造了内外两个市场,即以“公司+农户”建立起来的内部生产要素市场和企业外的产品市场,两者相互协调,紧密配合,共同构筑起“温氏”养鸡产业的整个市场。“温氏”在企业内部用服务的形式联结农户,构造生产要素市场,实际上农产成了“温氏”的“生产车间”,这种生产车间按“温氏”规定的生产标准和技术程序进行产品生产,在这一生产过程中,公司主要提供种苗、饲料、药物、技术、销售等一条龙的配套服务,这种生产要素内部市场是通过记帐形式进行内部结算的。最终产品营销市场是“温氏”的外部市场,包括肉鸡、鸡汤罐头、分割保鲜鸡制品等,
4
这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环节。“温氏”从1983年办场养鸡开始,就用相当大的人力和物力开拓销售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已经建立了电脑化的市场销售管理系统,并且形成了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遍布23个省区的销售网络。
三、依托“温氏”,发展我县肉鸡与生猪产业的几点建议 当前,作为广东温氏食品集团的子公司沧州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已成功落户我县,并逐步发挥其影响力。应该说,温氏的落户为沧县发展注入了活力,为我县加快发展养殖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如何以“温氏”为依托,做大做强沧县肉鸡与生猪产业,是摆在县乡干部面前的一个大课题。通过对广东温氏的考察,并积极与沧州温氏负责同志进行交流,与部分农户进行座谈,现就我县依托温氏发展肉鸡与生猪产业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一)抓宣传示范,提高群众认知程度。“温氏模式”的成功我们有目共睹,沧州温氏也进入了实质性的发展阶段,但我们的群众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它的益处所在。群众看得是结果,他们有很多顾虑,他们担心的是投了钱能不能有保证,能不能赚到钱。受过去一些案例的影响,在部分群众心目中仍存在着逆向思维,他们认为政府号召的事情不能做,做了最终会赔本。所以宣传很重要,要让群众明白温氏“公司+农户”合作模式全过程是怎么回事,要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赚到钱的例子,这样群众才会相信,才会真正成为这支队伍的生力军。作为县乡政府,应该积极协助
5
企业做好宣传,适时组织群众参观,赴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让群众与企业沟通交流实现互通。
(二)抓资金协调,扶持养殖户发展。由于发展肉鸡养殖启动资金投入较多,每4000—5500只的养殖规模,前期投入就达5万元左右,仅建鸡舍就要投资2.5—3万元。这样大的投资,大部分农户根本没有能力承受。为尽快实现养殖规模的扩大,应积极协调金融部门落实养殖资金,为养殖户解决资金难题。一方面农户可以通过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获得资金,另一方面可以与农村信用社协调,本着互惠互利、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以公司为纽带,上联信用社、下结农户,即:信用社把贷款通过三方签订协议的约定转贷给公司,公司通过专款专用的原则为农户建设或改造鸡舍、购置设备等。信用社收贷可从农户向公司交鸡预存款中扣除。公司对于信用社是担保人,对农民则是债权代扣人。这种方式可以不限于信用社,还可以延伸到其它金融机构。同时,建议完善相关激励措施,加大对中小规模养殖户的扶持力度。对于新建1000平方米以下、200平方米以上的养殖大棚可以按照以每平方米10-20元的资金奖励给农户,以解决中小规模养殖户资金难的问题。
(三)抓土地问题,解决制约难题。一般来讲,农户养鸡都是利用自己的闲置房屋鸡笼式养殖,而温氏养鸡是采取鸡栅散养式养殖,这样对土地的占用量要大一些。目前,大部分农户没有
6
闲置土地,而临时占地征收占用税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养殖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作为县乡政府,要集思广益,采取适宜的方法,切实解决土地问题。建议采取土地转换等方式,以乡镇政府为主导,相关部门协助,合理规划,统一施工,在有条件的村建设养殖小区。允许养殖户在承包地、废弃地等地方建设非永久性养殖设施。另外,各村也应该广开思路,通过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土地问题,可以通过对废弃校舍、房屋等建筑设施改造增加一批;通过土地整理、开发整理一批,切实解决养殖户建设土地制约问题。
(四)抓小区建设,促进规模化发展。实行小区养殖和规模养殖,有利于集中免疫和生态环境保护,避免零散养殖对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的污染,更能较好的解决养殖户对土地的需求。养殖小区要由村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按照“谁入驻、谁建舍、谁受益”的原则,村里负责通电通水等配套服务,由入驻养殖户根据自己养殖规模建造鸡栅,并实行“放水养鱼”政策,制定优惠收费措施,从而吸引更多的养殖户入驻发展。
(五)抓合同履约,规范运作订“农单”。温氏以订单合同的方式确定了公司与农户的利益分配关系,这样避免农民直接面对市场的风险。但越是这样,农户越是担心,合同约定的事宜能不能实现,公司会不会采取利用苛刻的标准不履约。为保证养殖户利益,建议公证部门要对公司与农户签订的合同给予公证,对违反合同的事件给予及时处罚,确保合同履约。工商部门要对合
7
同内容进行审查,同时要采取定期走访调查、现场指导服务等方法,加强订单企业和订单农户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调解处理,确保订单合同履约率达100%。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的考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大企业、大集团的辉煌,沧州温氏的建设给我们带来了新“鸡”遇,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加倍努力工作,把沧县的养殖产业推向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