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说课稿

来源:步旅网
第六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各位评委、老师们,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一、教材分析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主要是讲述1956到1966 年大约10 年的历史,这一时期中国历史最突出的特点是:走了一条艰辛的社会主义的探索之路,在这个探索过程中,我们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遭受了严重的挫折。纵观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可以说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发展之路,而本课正是这种探索的开始。所以我认为本课在教材中起着非常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及先进人物的贡献。了解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和国民经济的调整;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鉴别、辩证分析取得建设成就和造成探索失误的原因,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分析能力和辩证思维;通过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使学生认识到这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通过先进人物事迹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重难点分析

重点: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

难点: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出现的严重失误及其原因

四、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初步掌握了一些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着眼于培养学生通过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及论从史出的能力。鉴于本课内容较为抽象,所以应当合理选用材料,以利于学生直观感受认识历史问题。

五、教法学法分析

在教法:我主要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适当的结合启发讲授法、问题探究法、对比法等。

学法:自主归纳法、分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在课前我将收集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预习、收集资料,并给全班同学进行分组

2、导入新课

播放大跃进的视频片段,导入新课。这样通过学生的直观感受,使他们在心理上对当时的社会背景形成大体的认识。

3、讲授新课: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我把这一课内容整合为三大板块:良好开端——曲折历程——创业之路

(一)良好开端

对于这一环节我打算用多媒体播放八大刘少奇做政治报告的片段,让学生归纳出八大的主要内容:分析了一条矛盾,制定了一项任务。之后我将给与讲授,矛盾与任务的关系让学生充分感受八大的正确性。这样的设

计就避免了看课本的枯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归纳、理解能力。

(二)曲折历程

对于这一环节,主要介绍的是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本课的难点,我主要通过大量的图文资料来突破这一难点的学习。

对于总路线的学习,我打算用多媒体展示总路线和八大的建设方针,学生找出不同。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学生加深理解

对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则通过展示工业、农业大跃进的一组图片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视频片段,并给予适当讲解,让学生直观感受历史真实存在。

之后在图文资料的观看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特点。通过学生的分析直接过渡到61年全面调整的学习。

(三)创业之路

首先多媒体展示这一时期的成就示意图,并展示这一时期成就巧记法:一个油田——大庆油田;三个新兴——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

然后要求学生通过课下收集的资料,各组派代表讲述四位先进人物事迹,以加深学生对先进人物的高尚品质的学习。

4、小结:

我将以这样的方式结束本课的学习:多媒体展示本课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的知识重点。

5、板书设计

本节课板书,利用框架结构形象、直观展示本节课知识,具有系统性、概括性特点、利于学生掌握记忆,同时形成整体性的认识。

七、教学反思

根据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开国大典这一重大事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能力。

当然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望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我的说课完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