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的小学美术活动方案(4篇)

来源:步旅网

我的小学美术活动方案

  教学目标:

  1、(开学第一课)新学期伊始,师生共讨论教室布置。并发动学生准备布置材料(江苏版美术教案)

  2、仔细翻阅新教材,师生共同找出新旧教材的异同处。

  3、针对每节不同的内容,找出所需材料并做记录。为整个一学期学习作准备。

  教学重点:记录每节课所需材料,为一学期开学第一课学习作准备。

  教学难点:让学生找出不同课所需的多种不同材料。

  课前准备:美术教材、铅笔、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第一部分:(自我介绍)同学们,进入美术教室有一种装修一新的感觉,但你觉得美术教室还缺少点什么吗?就这个小问题展开讨论。

  (以几个人自由组合的方式进行讨论

  1、如何进一步整体地美化我们的美术教室?

  2、针对一扇窗、一扇门、一堵墙或整个教室进行装饰。

  3、完成具体作品的讨论。(布置工作:两周内,以组的形式,自由布置好美术教室。即时评奖)

  第二部分:新的书,你有什么新的感觉?

  小结:书的外形大了、书中的内容多了、图片美了、有趣味了、准备的材料面广了……希望大家一同把美术课上的更好!

  三、作业布置:

  1、以第一课“印象深刻的事件”为例:书中图片上应用了那些工具?

  (水彩笔、彩色铅笔、蜡笔、油画棒、水彩、水粉颜料、国画工具、油性笔、梦幻笔……)

  列出第一课到最后一课所应用的工具。(要求仔细翻阅每一页,特别是可扩展工具或联想到其他工具。)

  3、作业在“成绩一览表”一页完成。

  四、巡回指导:

  1、全面观察学生作业。

  2、及时发现学生对每一课工具的认识不足,并引导细心观察。

  五、总结: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下节课所带工具。(工具可以以组为单位带好,也可自己带好工具。)

  课上学生自主性发挥较好,讨论时学生能积极参与。但作业中部分学生对一些课的工具使用认识还不够,有待于教师进一步引导(课中时间不够也是一个因素)。

我的小学美术活动方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拼剪纸的方法剪出钥匙若干,并用剪好的钥匙拼贴在纸上并进行添画。

  2、体验设计乐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钥匙的对折剪法,如何来设计、粘贴。

  2、把各种各样的钥匙组成一份装饰画。

  教具学具:各种各样的钥匙,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以谈话的形式)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份礼物,你们看:(各种各样的钥匙)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欣赏,感受各种各样不同钥匙的艺术美。引起学生对设计的兴趣。

  2、讨论交流设计与制作方法。

  师:我这里一把锁缺了一把钥匙,老师请你们帮忙,来制造一把钥匙开这把锁,你们愿意帮老师这个忙吗?

  3、四人小组讨论要运用什么样方法来制造钥匙。

  4、老师小结:

  对有道理的方法都给予肯定,引导学生说出把纸对折的方法来剪出各种钥匙的图。

  5、四人小组商量讨论我要设计什么钥匙(每个人设计要不同)再把钥匙组合成一份装饰画

  三、学生动手剪制作钥匙

  老师鼓励学生发挥自己想像,设计出与他人不一样的钥匙。老师巡视并帮助能力较差的学生。

  四、交流欣赏。

  1、全班互相欣赏每组的作品。

  2、请学生来说说你最欣赏哪一组的作品,为什么?

  五、板书设计

  对折剪纸

  六、教学反思:通过对拼剪纸的方法剪出钥匙若干,并用剪好的钥匙拼贴在纸上并进行添画。体验设计乐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审美能力。钥匙的对折剪法,如何来设计、粘贴。

我的小学美术活动方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造型设计的知识,培养泥塑造型能力。

  2、发挥想象力,用泥做一个有人脸的小罐或杯子。

  3、提高学生德望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有人脸的器物。

  教学难点

  创造性地设计一个有特点的人脸器物。

  课前准备

  橡皮泥(纸黏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见过特别漂亮或特别奇怪的杯子吗?有人脸的器物介绍给大家听听。学生回答(略)

  二、新授:

  1、老师书上有两种特别的器物,一起来看一看。打开书本,欣赏“大禾人面铜方

  鼎”(商)和新石器时代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提问:“这两种古代器物有什么特别之处?”“大禾人面铜方鼎”以人脸为装饰

  图案;“人头形器口彩陶瓶。”整体以人为造型。)

  2、这样的设计给你什么感觉?

  学生回答(略)

  3、古代人为什么要在设计中将人脸运用进去吧?学生回答有人脸的器物(略)

  4、“同桌相互观察彼此的脸。”

  “你看到同学的表情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笑)教师用简笔画画笑的表情。

  “你还会表演其他表情吗?”

  学生表演,教师画

  5、“原来人脸这么有意思,我们也来设计一个有人脸的杯子或罐吧!”

  6、欣赏范作。

  “几件范作有什么不同?”

  (材料相同:紫沙泥。制作方法有所不同,造型不同,人脸表情不同。)

  7、“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脸器物?”

  学生回答(略)

  三、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四、展评:

  1、介绍自己作品的独特之处。

  2、教师总结。

我的小学美术活动方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和运用色彩冷暖知识,给学生一把打开色彩知识大门的钥匙,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色彩冷暖对比中的美感,培养色彩美感意识,提高学画色彩画的兴趣。

  2、引导学生从盲目用色到懂得色性运用、色彩冷暖配置的知识上,有目的地正确地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觉。

  教学重点:从感性到理性去认识色性,并会运用色彩冷暖对比的知识。

  教学难点:了解产生冷暖对比的原因,认识冷暖色彩并会正确运用。

  学具准备:色彩冷暖涂色印样、水粉画颜料、笔、笔洗、调色盒。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请学生放置好学习水粉画的用具及美术书。

  二、导入新课:

  (一)、谈话,引起学生兴趣。

  在讲课之前,先回答老师几个问题。请大家要结合自己生活实际来回答,看谁最积极、回答的。

  教师提问:(1)你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我喜欢穿蓝色的、白色的、红色的、黑色的……

  教师小结:看来大家都很有个性,都有自己比较喜欢的颜色。

  (2)那你为什么喜欢穿这种颜色?

  分别让生谈谈自己的感觉。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小结,边板书“冷、暖”两种感觉。

  (3)通过观察,你体会并感觉到色彩有什么属性?(指名回答)---色彩有对比。

  (二)、导入课题:

  “色彩的对比是色彩的一种属性。这节课我们就来体会一下这种对比的感觉,好不好?”(“好”)。

  板书课题:色彩的对比

  三、讲授新课:

  (一)、结合作品,讲述色彩的冷暖对比是怎样产生的。

  “色彩有有彩色和无彩色之分。除了黑、白、灰属于无彩色外,其余的色彩属于有彩色。这一节课我们来研究感觉一下有彩色的对比。我们知道不同的色彩给人以不同的感觉,色彩的冷暖是人们长期经验中联想的结果。”

  1、屏幕放映,看冷暖不同色调的作品,让学生去亲自感觉。

  (1)、放映冷色调画面《雪山》,问:这幅画面给你什么感觉?(学生观察后回答)---给人以冷的感觉。

  (2)、放映暖色调的画面《日出》,问:这幅画面又给你什么感觉?---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3)、屏幕同时显示这两幅画面,让学生再次去体会感觉。

  启发提问:这两幅画面为什么会给人以不同的感觉?看哪位同学观察的仔细。(指名回答)

  师根据回答情况小结:那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色调(色彩总倾向)。通过观察比较,我们体会到不同色调的画面给人的冷暖感觉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温度相同的室内,一个屋子涂成蓝色,另一个屋子涂成红色,两间屋子给人的感觉差别就很大。两间屋子给人温度差别可以达到三、四度,原因是蓝色能减慢人们的血液循环,给人感觉较冷;而红色刺激人们的神经,使血液循环加快,给人感觉较暖。

  2、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讲解,体会色彩的对比。

  回忆我们刚才作品里所见,再联想一下可以发现,在我们的周围生活里,什么事物常常给我们以冷和暖的感觉?看哪位同学想象的更丰富。

  分别让生起来举例,如:太阳、火焰给人以暖的感觉;天空、大海给人以冷的感觉。

  师小结给予鼓励:看来大家平时是很注意观察事物的。只有经常去注意观察事物,可以帮助我们体会色彩中的对比。究竟什么颜色属于冷色?什么颜色属于暖色呢?

  (二)放映色轮,让生边观察边谈谈对不同颜色的感觉,从色轮中区别冷暖。

  (1)在12个基本色相中,最亮的黄色和最暗的紫色是以色彩明度为基准划分的。

  提问:仔细观察,在冷暖对比中最暖的是什么色?(朱红色)最冷的是什么色?(蓝色)这两色是冷暖对比的中心轴。

  (2)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色彩冷暖的规律。

  提问:谁能从色轮中找出冷色和暖色?谁敢上台来试一试?

  请一名同学上台板演,将色相卡分成两部分摆放(冷、暖两个序列),并说出自己分的规律。

  其余学生从活动色轮中,找出冷色和暖色。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小结:偏红偏黄的色彩属于暖色,偏蓝偏绿的色彩属于冷色。因此在色环中红、橙、黄属于暖色,绿、紫、蓝属于冷色。

  (3)绘画中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教师显示色卡,并进行举例说明)

  如:黄和黄绿比?黄暖黄绿冷;黄绿与绿比?黄绿又显得暖,而绿则比黄绿冷。所以,色彩的冷暖决不是死记硬背才能记住的它需要相对比较去感觉。

  (4)同样的一幅画面,用不同的冷暖色调表现时,给人的感觉是全然不同的。对比不同的色彩感觉在绘画中当然是很重要的问题。如书上第7页下边四幅画,一样的画面它们的冷暖色调是完全不同的。

  (三)结合色相卡讲解色彩的补色对比。

  在色彩中最富有明快强烈对比作用的是两个相互起补色关系的色彩,也就是三原色和三间色相对的三组色(显示色相卡),红绿、黄紫、蓝橙。在色彩中称它们为补色对比(板书)。补色对比在绘画中运用很多,如我国民间年画中具有这种典型特征,欣赏河南朱仙镇年画(屏幕显示),体会补色对比中的美感。

  四、作业要求:

  (一)内容:用不同的色彩组合,填涂一组同样的图形,看看它们的画面感觉有何不同,体会色彩冷暖对比中的美感。(用色彩冷暖涂色印样)

  (二)要求:将这四幅图分别涂成冷的、暖的、暖色调中偏冷的和冷色调中偏暖的。涂色时应注意色彩的搭配。

  五、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强烈对比颜色使画面产生对比中的美感。

  调色时笔要洗干净,涂色要匀。

  六、讲评学生作业,课堂小结。

  将学生作业分组(分为冷、暖、冷色调中偏暖的、暖色调中偏冷的)全部展示出来。评出涂色较匀、颜色搭配较好的作业,给予表扬鼓励。并指出作业中存在的不足。

  板书设计:

  7、色彩的对比

  冷色:绿、蓝、紫

  暖色:红、橙、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