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各系:
校园心理剧是选取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情感等各方面的生活场景,以小品表演、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艺术方式进行加工,演绎出主人公的恐惧、焦虑、自卑、虚荣、烦恼等各种不同的心理困惑和心理现象,从而获得某种启迪。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广与普及工作,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心理文化氛围,引领学生关注自我成长,促进全面发展,在我校第xx届“5.25”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组织开展第三届校园心理剧大赛,通过演绎发生在大学校园里的学习、生活、交友、情感等各方面的生活场景,引导大学生悦纳自我,热爱生活,健康成长。
一、参赛选手
以系为单位,自主组建表演团队(含一名指导教师、一名学生导演),每系选送一部校园心理剧参赛。
二、大赛时间
决赛时间:20__年5月21日晚20:00
三、大赛地点
二教演讲厅
四、比赛流程
本届心理剧大赛赛制分半决赛和决赛两个阶段进行,半决赛需各系在4月22日之前以录制视频(MPG格式)的方式上交参赛作品,通过评选,将以“9进6”的淘汰方式选出6支参赛队伍参加决赛,决赛将在5月21日以现场舞台表演的形式在二教演讲厅进行。
五、大赛要求
1、本届大赛的心理剧剧本以我校第十一届“11.25”心理剧剧本征集活动中评选出的9个获奖作品为主,各系可根据舞台表演的需要进行二度创作。
2、心理剧作品要求健康、积极向上,内容要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能够围绕一个主题,注重心理矛盾冲突的展现与协调。
3、心理剧以事件的处理过程为主线,可结合表演艺术(造型、独白、哑剧、舞蹈、唱歌)等形式进行表现。
4、每个参赛作品表演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以内。
5、表演所需服装、道具、音乐等由各参赛单位自行准备。
6、评分标准:主题内容40%,表演效果50%,学生精神面貌10%。
六、奖项设置
本届心理剧大赛奖项设置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3项;同时拟评选出优秀指导教师2名,最佳表演奖男女各1名,最佳导演奖2名。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20__年__月__日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不蒙头、不趴睡;
2、使幼儿能区分不同的音乐情绪,在音乐中入睡和起床;
3、以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主动、愉快入睡。
【活动准备】
1、用及时贴自制七色花若干;
2、录音机,优美舒缓及活泼的磁带各一盘。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
(出示七色花)师:小朋友,这是什么花?(引导幼儿认识七种颜色,说出名称"七色花")知道是从哪来的吗?(孩子们讨论)
小结:告诉小朋友一个秘密,这是小仙女送给咱班甜甜小朋友的七色花,因为呀,甜甜午睡可好了。小仙女就悄悄地送给了她一朵七色花。
2、提出午睡要求:
(1)小朋友要把小鞋分清左右整齐地放在活动室里;
(2)躺好后,自己盖好小被子,把胳膊放在被子外面,千万别蒙着头睡。也不能趴着睡;
(3)只要小朋友不讲话,不玩别的东西,闭上眼睛听着音乐一会儿就睡着了。
3、播放《摇篮曲》声音由大到小直至消失,教师指导幼儿入睡。
师: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睁着眼睛。那样,小仙女就不会来了。只有等小朋友都睡着了以后,小仙女才会悄悄地把美丽的七色花放在小朋友的枕头底下。
4、教师扮做"小仙女"将七色花放在午睡好的幼儿枕头下。
5、播放欢快音乐,声音由小到大,幼儿陆陆续续起床。
6、寻找七色花:师:小朋友找找看,小仙女送给你七色花了吗?(孩子们在枕头下找到了美丽的七色花,互相观看,欢呼,高兴极了)
活动总结:
小班的孩子午睡习惯基本没有形成,教师及时捕捉到了这一教育契机。本次活动中,教师针对小班孩子比较天真幼稚的特点,设计了"小仙女送花"来引导孩子主动午睡。入睡前后不同音乐的运用,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衔接自然,恰倒好处。孩子们在音乐中入睡和醒来,区分不同音乐的情绪,培养了初步欣赏音乐的能力。
一、活动主题:
相亲相爱一家人
二、活动目标: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活动,营造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团队氛围,引导教师更新理念,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关心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创设宽松、和谐、温馨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促进师生科学地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必要的心理调适方式,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尽情享受学习、工作、尽责与助人的快乐。
三、宣传标语:
团结友爱,互助分享。
四、活动时间:
12月2日-12月31日
五、活动对象:
全校教师、学生、家长
六、领导小组
组长:z
副组长:z
成员:z
七、活动内容
本届心理健康教育月将通过四个系列活动让全体师生感受学校是一个充满爱的温馨家园。
[系列活动一] 主题宣传
(一)第一届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启动仪式
时间:12月8日(星期一)晨会时间。
主持:z
内容:1.心理辅导站授牌仪式(胡校)
2.四(6)班学生国旗下讲话《团结友爱共同进步》。
3.心理社团团员带领全校师生手语表演《相亲相爱一家人》
4.准备退场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
(二)心理宣传专栏
12月2-10日在校门口海报展示第一届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安排;
12月2-10日参观心理活动室、咨询室和感统训练室
12月下旬心理手抄报和心理漫画在校门口和团体辅导室走廊展示;
12月下旬各项活动照片在校门口专橱和团体辅导室展示。
注意事项:各班主任在教室张贴活动安排表,并提醒学生和家长按期参与各项活动。
(三)心理健康辅导课
3-6年级相关主题心理辅导课
(四)心理健康教育周闭幕颁奖会。
时间:12月29日(星期一)晨会时间。
主持:z
内容:宣布活动月闭幕,宣读各项评比获奖名单,请每班代表上台领取本班获奖证书。
[系列活动二] 专题讲座(教师)
(一)《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为你盛开的玫瑰》
时间:12月8日(星期一)下午第二节课后校本培训时间
对象:全体教师(要求做好记录并写感悟)
地点:四楼会议室
主讲:温州教师教育院吴郁葱老师
(二)《学校对随班就读的思考》
时间:12月15日(星期一)下午第二节课后校本培训时间
对象:全体教师(要求做好记录并写感悟)
地点:四楼会议室
主讲:温州市教育局基教处杨昌奎老师
[系列活动三] “相亲相爱一家人”团体辅导
(一)教师团体辅导《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时间:12月22日(星期一)下午第二节课后校本培训时间
对象:全体教师
地点:四楼会议室
主讲:z老师
(二)学生团体辅导“寻找温暖的记忆”(感恩教育)
时间:12月10日下午
对象:全校师生
地点:操场
主讲:关工委宣讲队
(三)心理游戏辅导
1、教师游戏:人椅游戏、解手链(心有千千结),谈游戏感悟
2、学生游戏:
一年级:百合花开
二年级:蚕爬行
三年级:同舟共济
四年级:背靠背夹球
五年级:巨龙翻身
六年级:履带战车
注意事项:由级段长把游戏规则发给各班主任,各班主任利用课外活动课组织学生进行心理游戏,并引导学生说游戏感悟。
(四)阅读心理故事
1、教师阅读:《拒绝长大》《鸟笼逻辑》《温暖》《鸭子只有一条腿》
2、学生阅读
五年级:《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好人与坏人》
六年级:《卵石和宝石》、《驴的哲学》
注意事项:由级段长把心理故事发给各班主任,各班主任利用阅读课组织学生阅读心理故事,并引导学生说阅读感悟。
(五)感统训练
时间:每周三午间
对象:1-2年级随班就读孩子
地点:感统训练室
辅导老师:张鸣宇
[系列活动四] “相亲相爱一家人”主题评比活动
(一)心理咨询室名称征集
要求:每班(包括老师和家长)征集1-2个名字,并附注解。
时间:12月20日截止
对象:全体师生及家长
(二)心情故事(或心情语录)征集
要求:各班主任组织全班学生写自己的心情故事或心语,选出5幅作品(故事至少一个)上交给年级负责老师。作者、班级写在作品背后。
时间:12月20日(星期五)截止
对象:全体师生及家长
(三)AB剧本征集评比
要求:各班主任组织学生根据班情改编或创作AB剧,选出1-3幅作品上交给年级负责老师。作者、班级写在作品背后,字数在1500字以内。
时间:12月20日(星期五)截止
对象:五、六年级学生
八、活动安排表
1.第一届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启动仪式
12月8日
全校师生
2.海报与网站宣传
12月2-10日
3.心理橱窗、长廊活动照片展示
12月下旬
全校学生
4.心理健康教育月闭幕并颁奖
12月29日
全校师生
一、活动主题:
2-心理健康周---健康从心开始,生命因你绽放
二、活动宗旨
1、为宣传我校心理健康的主题活动,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明的化氛围,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同时,向全校师生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引导以良好、阳光、理智、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三、活动时间:20__年月22日--月26日
四、活动内容
1、利用国旗下讲话宣传。
2、充分利用校园媒体(横幅、黑板报、广播、校园网络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利用班级主题班会进行正能量宣传。
五、活动安排
1、周一国旗下讲话:《健康从心开始,生命因你绽放》
讲话人:
2、周一班级主题班会:《珍爱自己》责任人:班主任
校园广播:《2心理专题内容》责任班级:82班
4、“2心理健康教育”手抄报展责任人:政教处
心理健康咨询活动责任人:郝培凤周波
(集中咨询时间:月22日--月26日的大间)
6、观看心理健康教育视频。
__矿区学校
20__年月17日
设计思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还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体现以下原则:既符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大班幼儿对自身的了解已不再局限于外部形象,他们对一些隐藏的秘密更加感兴趣。心脏是我们人体内一个重要的器官,对孩子来讲既熟悉又陌生,充满着神秘感。本次教学活动通过让幼儿自身体验、相互交流,在宽松、自主的氛围中了解心脏的位置、跳动的规律、心脏的作用等,从而学会保护心脏。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心脏的跳动、位置及功能,懂得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
2、懂得保护心脏的正确方法。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录音机。
2、人体内脏模型。
3、课件。
4、心脏动画。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
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来找一找我们身体内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它是什么呢?老师先不告诉你们,我们先来听一段录音。
师:这是什么声音?
幼儿:打鼓、敲门、放鞭炮、敲桌子……(有一个幼儿轻声地说:心跳声)
师:没错,这声音听起来确实很像打鼓、敲门的声音,但是小朋友听清楚老师的问题了吗?这声音是来自我们身体内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发出来的,所以它会是什么呢?
大部分幼儿回答:心跳声!
(析:这样的活动导入,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过来,同时可以考量孩子的倾听能力及听辨问题的能力。)
二、感知心脏
(一)感知心脏的位置。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心脏,你们知道心脏在哪吗?
那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我们把手放在自己的胸口,然后往左边稍微移一移。你找到了吗?感觉到了什么吗?
(大部分幼儿能找到心脏,也能感觉到心脏的跳动,但是有部分幼儿没有找到。)
(二)感知心脏的跳动。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说感觉到了心跳,有的说没有感觉到,那怎样让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能明显地感觉到心跳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幼儿:去跑一跑、爬楼梯、拍球……
(本次活动曾送教下乡两次,在回答这个问题上,农村孩子的答案比我们本园的孩子要精彩的多。可见,在运动方面,农村的孩子比城里的孩子经验要丰富。)
师:老师也想了一个办法,你们想知道吗?如果我们来跳一跳,我们的心脏宝宝会怎样呢?我们来试试吧!(跟随音乐一起跳“健康歌”。)
师:现在我们再来摸一摸我们的心脏宝宝,它跟刚才跳的一样吗?
幼儿:不一样,快起来了。
师:它是怎么跳动的?
幼儿:咚咚咚、扑通扑通。
师:为什么我们现在能用手明显地感觉到心的跳动了?
幼儿:因为我们刚才跳舞了。
师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一个秘密,原来运动能够使我们的心脏跳动加快。
(析:让孩子亲身体验后自己去发现答案,这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同时也使整个活动动静结合,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习得知识。)
(三)感知心脏的形状。
师:刚才我们都明显地感受到了心脏的跳动,那么心脏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幼儿:像一个爱心。
师:老师这有一个人体内脏模型,我们来看一看心脏宝宝到底
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像草莓,像锁,像爱心,像桃子……
师:我们的心脏就只有我们自己的一个拳头那样大。
(四)感知心脏的功能。
师:我们的心脏就只有我们自己的一个拳头那样大,这么小的一个心脏,在我们人体里,到底起什么作用呢?我们来看一段心脏动画。
师:小朋友看到什么了?
幼儿:心脏。
师:继续往下看,说说你又看到了什么?
幼儿:很多管子(有的幼儿能说出“血管”)
师:你看见心脏在怎样呢?
幼儿:在跳动。
师:心脏是怎么跳动的?(配合语言和手势,感受心脏的一张一缩)
师:原来心脏跳动,其实就是心脏在做收缩、扩张收缩扩张的运动,当心脏收缩的时候,你看到什么?
幼儿:有血液流出来。
师小结:当心脏收缩的时候,它就把血液挤到动脉血管里,血液通过动脉血管把我们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和氧气输送到全身,让我们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吃饱喝足,心脏要是停止了跳动,人的生命就结束了。
(析:通过播放动画,能够直观形象地让幼儿感知心脏的功能。)
三、保护心脏
1、师:心脏对我们人体这么重要,那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呢?有一首儿歌,是这样说的:小小心脏功劳大,输送血液全靠它。要想让它更健康,常吃水果和蔬菜。肉类、鱼类和豆类,样样都吃就更棒。适当锻炼和休息,它会变得更强壮。
2、结合课件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如何保护心脏。
3、师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要保护我们的心脏,首先要不挑食,样样都要吃,然后要注意适当的运动和休息。锻炼身体能使心脏健康,但又不能长时间做剧烈的运动,否则心脏会劳累。睡觉时姿势要正确,不要趴着睡,以免压迫心脏。只要我们注意保护好我们的心脏,那么我们的身体就会更强壮。
四、活动延伸
1、提供听诊器,让幼儿互相听听心跳。
2、回家测测爸爸妈妈的心跳,听听看和自己的心跳有什么不一样。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一改往常保健课的纯说教形式,而是像上一节科学活动课一样,通过听一听、摸一摸、跳一跳等环节,引导孩子们主动参与、积极探索。整个活动充分考虑了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健康、语言、科学等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在不经意间,让孩子了解了心脏的相关知识,从而懂得怎样保护自己的心脏,真正做到了“教师教得有心,孩子学得无意”!
【活动目标】
1、初步懂得人的身体需要水分,知道白开水是的饮料。
2、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
【活动准备】
ppt、一桶温开水,每人一只水杯。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我们刚锻炼过,现在你的嘴里感觉怎么样?
师:请你去倒半杯水,先观察一下水是什么颜色的?尝尝水是什么味道的?
二、欣赏ppt。
1、师:请你欣赏完ppt后告诉我,儿歌里讲到人们在什么时候最想喝水?
(口渴时、锻炼后、劳动后、游玩时、洗澡后、起床时)
2、喝水有益健康。
(1)师:我们不感觉渴时要不要喝水呢?为什么?
(引导幼儿懂得,不管在什么时候,人们都需要补充水分,它可以帮助我们将身体里面的毒 素通过小便排出体外,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康。)
(2)师:小朋友,老师这里准备了很多饮料瓶,这些饮料你们喝过吗?喜欢喝吗?
(出示各种饮料的外包装盒、瓶,向幼儿简单说明只有白开水才是的饮料。)
【活动延伸】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儿多喝开水。
【活动反思】
在本次的集体生活当中,我让幼儿知道了解,引导幼儿知道,天气很热,很容易出汗,那就要及时的补充水分,就是要多喝开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