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2健康教育活动方案(3篇)

来源:步旅网

2022健康教育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有关幼儿容易传染上的传染病的情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预防疾病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幼儿学习一些基本的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增强幼儿预防疾病的意识。

  二、活动重、难点重点:

  了解有关幼儿容易传染上的传染病的情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预防疾病的方法。

  难点:幼儿学习一些基本的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增强幼儿预防疾病的意识。

  三、活动准备

  1、有关传染病的资料与图片。

  2、幼儿用书。

  四、活动过程

  1、师幼谈话,由幼儿比较熟悉的手足口病谈到传染病。

  (1)、讨论春秋季为什么是流行的多发季节?(春天和秋天气候乍暖还寒阴雨绵绵,潮湿多雾,气候多变。)

  (2)、教师告诉幼儿春秋季会有哪些流行会出现?(如:感冒、麻疹、咳嗽、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等)

  (3)、重点介绍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4)请幼儿讲述自己生病时的经历和感受。(如请医生诊治,要定时服药,多休息,多喝水,痊愈后才回幼儿园上课等。)

  2、教师讲述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1)、幼儿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讨论讨论。

  (2)、请语言能力强的幼儿到前面来讲一讲小朋友们的经验。

  (3)、老师小结:咳嗽,打喷嚏,吐口水,,毛巾及手摸过的用具上都会留下细菌,都有可能会传染手足口病的。

  (4)、很多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手足口病是一样的。

  3、幼儿讨论: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提问:我们应该怎样预防传染病?

  (2)、幼儿自由回答。

  (3)、老师小结:多喝开水,多吃蔬菜水果、不挑食,勤洗手,勤剪指甲,不喝生水,打预防针,不接触生传染病的人群。

2022健康教育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几种常见野菜,了解其名称、外行特征、用途。

  2、能合作设计出简单的野菜食谱,并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烹制。

  3、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力能力,体验合作共享的快乐。

  4、激发幼儿喜欢吃野菜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帮助幼儿准备挖野菜用的工具:铲子、篮子。

  2、锅、铲等烹饪工具,油、盐、酱、醋、甜酱等调料,鸡蛋、猪肉适量。

  3、师、幼、家长一起搜集野菜图片、实物,创设资料区。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小朋友吃过野菜吗?吃过什么样的野菜?什么味道?

  2、你还认识哪些野菜?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3、我们小区的小山上有好多野菜,小朋友想不想去挖?

  4、挖野菜需要什么工具?挖野菜时应注意什么?

  二、上山挖野菜。

  1、引导幼儿探索不同野菜的挖法。

  ①苦菜主要吃它的什么?怎样才能挖出它的根?

  ②荠菜主要吃它的什么?怎样挖呢?

  ③婆婆丁主要吃它的什么?怎样挖呢?

  ④灰灰菜、扁针芽?

  2、幼儿分散挖野菜。

  ①教师进一步强调安全:不乱跑,不可以拿着工具打闹,注意别把泥土弄到衣服上和眼睛里,不挖不认识的野菜,看见洞口不掏不挖。

  ②引导幼儿辨认、采挖各种野菜。

  三、择野菜。

  我们小朋友从山上挖回了这么多野菜宝宝,可这些野菜宝宝都迷了路找不到家了,而且,他们的衣服也都脏了,小朋友想不想帮小野菜把脏衣服换掉,并把它们送回家?教师指导幼儿择菜、分类。

  四、野菜自助大餐。

  1、这些野菜宝宝很想成为我们小朋友的朋友,你知道怎样和它交朋友吗?(喜欢吃它)

  2、引导小朋友讨论各种野菜的吃法。

  3、分组合作设计一份食谱。

  4、教师分组指导幼儿烹饪。

  5、举行野菜自助大餐。

  活动延伸:休息日与爸爸妈妈一起去挖野菜,并与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品尝。

2022健康教育活动方案

  活动设计意图:

  小班孩子动手能力比较弱,在幼儿园经常发现有的小朋友在洗手时往往会出现洗手马虎、玩水等现象。在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之后,知道许多孩子在家很少自己独自洗手,都是长辈们帮着洗或是用毛巾擦干净。在了解孩子的这一情况后,为帮助他们学会自己洗手,我根据小班孩子好模仿的特点,在组织孩子洗手前和宝宝们玩起了“学做洗手大王”的游戏,并将洗手的过程编成了朗朗上口的儿歌,试图通过儿歌的方式让幼儿学会正确洗手的方法,从而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知道洗手的重要性。

  2.通过学念儿歌,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

  3.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好吃的食物若干;

  2.手偶玩具豆豆熊和嘟嘟医生;

  3.洗手儿歌动画及有关正确的洗手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点心:你们看这是什么?今天是老师的生日,我请小朋友们吃点心。你们应该对我说什么呀?

  2.请幼儿闻一闻点心的味道,激发幼儿想吃点心的的欲望。

  3.谁想吃呀?这么多小朋友都着急想吃,在吃之前我们先要做一件什么事?

  4.如果我们吃东西前不去洗手会怎么样呢?

  二、观看手偶表演,帮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1.引导幼儿观看手偶表演

  教师边做手偶表演边讲述故事,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2.豆豆熊为什么会肚子疼啊?它应该怎样做呀?

  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手上有许多的细菌,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3.引导幼儿联系自己的实际进行交流。

  启发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说说自己平时是怎么洗手的,进一步体验洗手的重要性。

  4.你们的肚子疼过吗?为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结合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饭前便后不洗手及吃手现象,鼓励幼儿说一说洗手的重要性。

  过渡语:嘟嘟医生会对豆豆熊说什么呢?

  三、学习儿歌——《洗手歌》

  1.引导幼儿观看洗手课件。

  2.你们听到嘟嘟医生对豆豆熊说什么了吗?

  3.老师边示范边念儿歌。

  4.幼儿学儿歌。

  四、学习洗手的正确方法:

  1.调动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讲述“我是怎样洗手的?

  2.引导幼儿了解正确的洗手顺序及方法:卷袖子——冲手——搓肥皂——搓手心手背——冲肥皂——擦手。

  3.引导幼儿边说儿歌做洗手模仿动作,学习洗手的正确方法:

  4.谈话:我们什么时候该洗手?

  (如:饭前、便后、玩完玩具、手脏时等)

  五、幼儿实际练习:洗洗小手讲卫生,进一步掌握洗手的方法

  1.教师:“现在我要分点心给小朋友吃了,大家先一起去洗洗小手吧,看看谁的小手洗的最干净。”

  2.在实际练习中,教师引导幼儿边说儿歌边洗手,指导幼儿正确的.洗手。

  3.小朋友洗手,品尝食物。

  六、活动延伸:

  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要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用语言或儿歌对幼儿进行提示或指导,使幼儿在实践体验中不断巩固和提高幼儿的健康认知水平,逐步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