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院领导及医护人员:
您们好!
感谢你们,感恩你们!我是贵院重症医学科(ICU)患者刘鴻儒老人的家属。父亲在住院期间科室医护人员视病人如亲人,对家属及患者关心备至,关爱有加,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今天,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我代表父亲及家人向东明县人民医院全体医务人员送上最真挚的祝福和诚挚的感谢!
我父亲因脑梗死入住神经内一科,5月5日,病情突然加重,呼吸衰竭、心跳骤停,随即在医护人员陪同下,转入重症医学科(ICU)。主任李献民、护士长程桂丽立即带领医护人员全力以赴进行抢救。因家属拒绝气管插管,他(她)们只能用球囊面罩辅助呼吸,经过长达四个多小时的紧急抢救,父亲慢慢恢复了自主呼吸,暂时脱离了危险。当看到父亲的脸色由苍白变得红润时,全家人那颗悬着的心一下放松了,全体医护人员像一个个凯旋归来的战士,露出了喜悦和欣慰的笑容。而当家属握手致谢时,发现他(她)们的双手因长时间挤捏球囊磨出了好多水泡!
父亲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恢复良好,并于5月27日转入普通病房。住院22天里,家属们亲眼目睹了重症医学科(ICU)医护人员的辛苦、敬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他(她)们在抢救病人时,被粪便、呕吐物喷溅到身上后,没有任何怨言,再苦再累,面对病人总是一脸春风,这是一个向上向善的团队,这是一个可亲可敬的团队。他(她)们的工作让我们由衷钦佩,医护人员的付出让我们倍加感激,向他(她)们学习,向你们致敬!
这么多天来,我们所看到的是贵院的医护人员们精湛的医术和优质的服务,以及洋溢在每个人脸上的温馨和自信。他(她)们说话温和,举止幽雅,时而露出和蔼的笑容,不经意间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时而聊一聊家常,问一问有没有困难需要不需要帮助。有时,紧紧握住我们的手,安慰我们病患家属;有时,轻轻地握住患者的手,给予其前行的力量;有时,他们攥拳头,互相勉励加油。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在这里,我们体验了暖人心的感人服务,感受到一家亲的医患和谐;在这里,医患相互支撑,爱心汇聚向善!
虽然我们接触最多的仅是神经内科和重症医学科(ICU)两个团队的医护人员,但从他(她)们身上看到了东明县人民医院的缩影,看到了“人民医院为人民”优良作风的传承,这是不忘初心的大爱情怀,这是救死扶伤的使命担当,这是用心照护的良好医德,这是拯救生命的大爱无疆。
人都夸,人民医院是“人民的医院”,我们要说,这些科室就是“五星科室”!你们不仅仅给了我父亲第二次生命,也给了我们子女们继续尽孝的机会;你们不仅仅挽救了更多人的生命,你们挽救的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复兴!我们要说,你们是新时代最敬爱的人!
致谢,致意,致礼,致敬,人民医院!
感激,感动,感谢,感恩,白衣天使!
20年6月6日
尊敬的医师朋友:
今天,8月19日,是首个中国医师节,也是星期天。
也许,此时的您正在看急诊、写病历、查资料、开展义诊;
也许,您刚经历了一个不眠之夜的值班,又接着在手术、查房、抢救;
也许,您正在赶往进修学习,继续充电的路上;
……
职业使然,您早已习惯这样的生活——每个节假日照常在医院和工作亲密约会,和自己的病人“团聚”,总难得在家休息。
身穿白大褂,繁忙已是常态。哪怕自己挂着点滴,却依然一丝不苟地处置着每一项医疗任务;哪怕与妻儿多次约定外出游玩,却总因一个紧急电话,放下承诺强忍着心痛,望着双眼噙满泪水的幼儿,毅然决然地奔向医院;
……
今天,在这样一个歌颂医师的日子,我们谨代表院党委、院领导班子,向辛勤工作的您和支持您的家人,致以节日的问候、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感谢!
在湖州市中医院漫长而又短暂的一甲子中,感谢您以一腔“大医精诚”的执着热血,传承和发展着中医药事业;感谢您秉承了关爱生命、救死扶伤的光荣传统,用行动践行着希波克拉底的誓言,护佑着生命的尊严;感谢您在这平凡忙碌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无怨无悔,肩负起守护一方百姓健康,为医院发展和人民健康奉献了自己的力量和青春。
古人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医师的职业是神圣的,20——年8月19日召开的新世纪第一次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寄语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两天前————又嘱托医师们: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不断为增进人民健康作出新贡献。
再过9天,新医院迁建工程即将启动,新的机遇已然来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时代号召我们以致力建设“具有鲜明中医特色的全市中医龙头医院”为目标,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继续推进医院事业持续健康向前发展;命运呼唤我们用真情传递健康卫士的温暖,用汗水书写白衣天使的忠诚,共同创造湖中医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但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请不要忘了这是属于您的节日!如果可以,请停下脚步,放下忙碌,带上家人,去享受一番难得的“天伦之乐”!
最后,再一次祝愿您节日愉快、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年8月19日
尊敬的院领导、同事们:
您们好!
我是普外、泌尿外科的护士曹艳东,非常感谢院领导和同事们对我和我女儿的关心和帮助。
漫长的等待,整整等了20xx年,20xx年我们终于盼来了女儿半相合骨髓移植手术的机会,我们举家迁移到了东莞,陪女儿进行骨髓移植手术。本以为可以早日脱离地中海贫血这个恶魔,可是,天空不作美,我们却等来了失望,当植入报告出来时,医生告诉我们移植失败了。听到这个消息,我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紧接着并发症随着而来:骨髓抑制。每天血小板都处于零状态,全身都在渗血,输血小板维持生命,看着孩子命在旦夕,我都绝望了,可我却什么都做不了。
当时孩子的病情非常危急,病危通知书都下了,如果再不进行二次骨髓移植,老天也无力回天。三月份孩子进行了第二次移植手术,第二次植入的是:小姨的干细胞,终于奇迹出现了,干细胞在女儿在体内生根、发芽,细胞开始慢慢长起来,但后期的排斥反应才刚刚开始:肠道排斥、出血性膀胱炎、心胞积液、肺积水、肺部感染、肠管扩张等等一系列症状,每天都活得步步惊心,苦苦坚持了半年时间,我们终于迎来了喜讯:女儿在7月1日检查各项指标达到出院标准,女儿终于可以出院了。我们终于可以回家了,我紧绷的弦,才算慢慢的松下来。
在此我非常感谢院领导、同事们,在我们最困难最无助的时候,是您们伸出了援助之手,给我力量、给我爱,让我有勇气把这最艰难的路走下去,再次衷心感谢大家,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此致
敬礼
曹艳东
20xx.7.3
尊敬的医院领导:
金秋十月,收获的季节。首先我代表全家送上对贵院最真挚的祝愿,祝贵院事业蒸蒸日上,在医学科学领域里取得更大的成绩。
此刻,作为一个患儿的家长,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表达对贵院的无限感激,尤其是对医生及全体医护人员的衷心感谢。在孩子住院的近一个月时间里,医生用无私的爱心和高尚的医德为孩子解除了痛苦,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诠释着当代医生的职责操守和医道本色。
9月24日清晨,我妻子因前臵胎盘出现大出血不得不动手术结束妊娠,产下了孕周仅31周儿子。当时孩子的情况十分危急,家属们甚至都没对这个体重极轻的早产儿的存活报什么希望。幸运的是孩子遇到了当夜值班的新生儿科副主任赵辉医生。医生第一时间给这个生命垂危的小生命进行了急救,让孩子恢复了呼吸和心跳。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告诉我们,孩子的生命体征极其微弱,需要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全天候监护。在孩子被抱进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时,我的心如撕裂般的疼痛,大部分家属更是早已泣不成声。面对着我们,医生耐心、热情地为我们介绍了孩子面临的危急情况,并对我们家属进行了心理疏导。听了医生的精辟讲解,看着她细致耐心、认真负责的表情,我们悬着的心落下了一大半。对患儿家长来讲,医生就是最后的心理支柱,她的言行举止影响着患儿全家,正是医生热情的服务,为我们解除了心里顾虑,决定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在孩子住院期间,作为一名普通老百姓,由于我们对医学的一知半解,没少给医护人员出难题、添麻烦,可是医生和新生儿科的全体医护人员从来不愠不恼,总是耐心讲解,尽力满足我们的要求。每当患儿的病情有什么变化时,医生和医护人员们总是及时耐心地与我们家属沟通,详细讲解病情及治疗方案,并对我们这些六神无主的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我们的心理压力。看着孩子病情一天天的好转,我们心里真是说不出的感激,由衷地对医生和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精湛的医术感到钦佩。根据道听途说的所谓的经验,我们为医生准备了红包,希望她能够更加用心地照顾我们的孩子。然而,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当我把红包递到医生面前时,原本满脸笑容的她立刻严肃起来,“请您尊重我” 医生正色地说,“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对孩子进行救治,请您相信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有着极强的责任心,我们一定会像照顾自己的孩子那样照顾您的孩子”,听了医生的话,我感到无地自容,同时,更被医生高尚的医德所感动。
我感谢在孩子治疗过程中所接触的每一位医护人员。虽然我可能连他们的姓名都叫不出来,甚至有些人都未曾谋面,但正是有了他们默默无闻的奉献,才使得一个生命得到了延续,更使我们体验到妇产儿童医院良好的医风和医德。
现在,没有了病痛的折磨,可爱小家伙已经出院了。在此,我代表患儿全体家属对医生及全体医护人员表示最衷心地感谢。同时,我还要感谢医院的领导,感谢你们培养出像这样优秀的医生和科这样优秀的队伍。最后,让我发自肺腑地说一句:祝愿医生和医院的全体医护人员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全家幸福!
患者家属:
二〇年月日
尊敬的刘主任:
您好!
首先允许我说声抱歉,孩子生了快三个月了才写下这酝酿了许久的感谢信。先说下我的经历吧,20xx年很顺利的怀孕后我和其他人一样工作,3个半月的时候突然宫缩流产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马上进行了相关的咨询。准备好一切后20xx年怀孕了,为了保险起见,请假休息在家保胎,自从怀孕后就没出过门,以为度过上次的危险期就没事了,怀孕期间还专门看了中医吃了中药,在刚刚做完26周常规检查回家几天后,突然感觉肚子下坠,到医院检查发现胎囊已经下来了。最终的结果是没保住,而且孩子还偏小。同事建议我来北医三院检查,在此期间认识了风湿免疫的刘湘源主任,查出来了抗心磷脂综合征。在用药的情况下20xx年怀孕后发现没有胎心,刘主任说我是典型的抗心磷脂综合征,当时的我死的心都有了,我问刘主任“我还会有孩子吗?”,您说“你不努力就永远不会有”。我迷茫了很久,在用药的情况下还发生胎停我有些怀疑治疗方案了,所以我咨询了很多有关的专家,不过最后我决定相信刘主任的治疗方案,因为那么多人都成功了,为什么我不可以?调整好心态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20xx年我怀孕了。在此一年,抗心磷脂综合征的典型症状在我身上表现的特别明显,我的血小板最低到了5109/L,不过我坚持每月到刘主任那报到、复查,及时调整用药,由于后来做了宫颈环扎手术卧床不能动,我采取了好大夫方式咨询刘主任的方式,过了26周危险期,刘主任本打算发我个毕业证但由于我特殊原因没去,(这是我孕期的一个遗憾,没收到主任的毕业证,也没收到主任的书)刘主任用自己微信加了我这样过了危险期的病人,以方便随时咨询,所以后期我就微信咨询主任了。
10月15号,37+1天的我在北医三院顺产生下了7斤男孩。有了孩子的喜悦是有生以来无法用语言形容、表达的,6年的求子经历坎坷,让我压力巨大,甚至崩溃,身体的损害只是一小方面,对于没有孩子的家庭来说精神压力是让人最不能接受的,而且要一次次面对失败,真的非常感谢刘主任,称您为华佗在世真的不为过,我亲自见证了您为病人的付出,尤其喜欢您做的健康宣教这块,很不错,病人问题在不能得到及时解决的时候可以随时找到您,您一定牺牲了很多自己的时间,真心的说句谢谢。付出一定会有回报的,希望主任给更多的家庭带来福音,给更多的女性提供做妈妈的机会,同时也对广大的病友朋友们说句话,相信一个大夫就要认准他,有疑问及时沟通,才会成功。太多的话无法表达我的感激之情,希望主任好人一生平安,工作顺顺利利!
内蒙古赤峰患者:刘女士
20xx.1.7
我是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东院十五病区的患者,在外院体检发现卵巢囊肿大于5公分并伴乳头状突起。怀着忐忑的心情,我来到一妇婴东院,慕名挂了陈金虹医生的门诊号。她很耐心地询问病情,与我沟通各种治疗方案,并提醒我术前的注意事项等等。这种和蔼可亲的工作作风,让我感到非常温暖,同时也减缓了我的焦虑心情。我想我选择了陈金虹,就是选择了一流的医疗技术和一流的服务!
陈医生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人。从我5月7日入住十五病区开始,她就带领团队,为我做详细的术前准备工作,询问中不放过每一个细节:研究分析病情,讨论各种手术方案,进一步详细了解相关的医疗检查报告各项指标、病史情况,跟我解释磁共振检查结果等等。医生还为我做了术前清肠、冲洗,手势轻柔,尽量减轻不适感。给我的感觉:陈金虹医生的团队是一个相当细心负责的团队!
陈医生又是一个可亲可爱、特别能吃苦的人。在我即将手术前,她亲切地安慰鼓励我不要紧张。在手术室里打麻醉等一些准备时,陈医生团队成员也非常认真细致,反复核对确认,确保了我卵巢囊肿手术顺利进行!尤其令我及家人感动的是,5月8日当天晚上9点多,陈医生完成了最后一台手术后,亲自带领团队成员一起来病房看望我,告诉我手术情况,询问我术后的感觉,嘘寒问暖,提醒我注意事项等等。
在术中,陈金虹医生为了确认囊肿的性质来决定进一步的手术方式,耐心等待快速冰冻病理切片报告,使当天手术时间延长。当得知病理报告是良性的,她和她的团队医生们也特别地高兴!特别幸运的是,她还帮我治疗了我一直不知道的盆腔炎、肠粘连的毛病!她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把每一个病人都视作她的家人一样。她真的是我们的女性之友,是令人尊敬的可爱的白衣天使!
听说陈医生常常东院、西院两头跑,工作特别认真负责,由于她率先士卒、模范带头,她的团队医生们也秉承她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跟陈医生一起做好病友的心理疏导,帮助病友树立信心早日恢复健康。
最后,我还要感谢一妇婴东院十五病区的所有护士、护工们悉心照料,为我挂盐水、量体温、帮我翻身等等。我真心感谢一妇婴,感谢陈金虹医生团队成员负责任的态度,在我术后乃至出院后,仍然跟踪随访了解我术后恢复情况,让我及家人都深受感动!让我深深体验到了一妇婴东院一流的品牌服务!感谢门卫师傅们给予手术病人家属接送提供的便利,感谢一妇婴所有的医务工作者!
当今,上海正着力于建设令人向往的卓越的“全球城市”。打造一个有温度的城市,正需要许许多多像陈金虹医生这样有着精湛医术、勤奋敬业精神和亲和力、凝聚力的领头人,带领一批任劳任怨、负责任的医务工作者团队,不断提升服务品质;需要通过她们白衣天使温暖人心的点点滴滴的付出,让人不断地增加幸福感;需要更多的这样的排头兵、先行者,来打造城市名片,让上海这座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
在今天第107个“白衣天使节”之际,为了弘扬和传承这样的城市精神,建议给予陈金虹医生嘉奖,引领卫生系统不断涌现出这样的典型模范,缓解医患纠纷和矛盾,使更多的市民体会到上海这座城市的温度和温暖!
东院十五病区一患者家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