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六安市人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孙良业:
尊敬的骨二科副主任医师谢晓东:
尊敬的骨二科主治医师徐力伟:
尊敬的骨二科全体医护人员:
您们好!
我是一名患者家属,叫金永富。患者是我母亲,叫张立和。我家住在六安市金安区木厂镇。
我母亲是一位长期慢病患者,患有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长期的慢性病给我母亲在基本生活上带来了无限的痛苦与煎熬。
尤其是20多年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让我母亲无时无刻不在疼痛中度过。母亲一生膝下有三子,为了培养孩子们,早期的疼痛没有压垮母亲,是她坚守在疼痛中,把孩子们拉扯大,给了我们一个温馨的家。
疼痛、僵硬、肿胀、畸形,这四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我母亲没有成功躲过一个。在求医的道路上,我们从六安到合肥,再到上海,没有一家医院能阻止母亲病情的发展。最近三年,母亲出现了右膝关节严重变形、僵硬,且疼痛加重,生活不能自理。病魔让母亲度日如年,几度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就在这呼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时,今年4月1日,我们走进了六安市人民医院骨二科,找到了孙良业院长。孙院长经过详细的询问、诊断,最终确定一条完善的治疗方案。在副主任医师谢晓东、主治医师徐力伟组成的孙院长团队努力协作下,于20xx年4月5日,在腰硬联合麻醉下,替母亲行“右侧全膝关节置换+滑膜切除+半月板切除+游离体取出术”。术后在骨二科全体护士天使们的护理下,母亲顺利康复出院。现在母亲在家,每天都在按孙院长交代的方法,去锻炼膝关节功能,生活再次让母亲充满了阳光、点燃了希望。
再此!我深深地感谢骨二科全体医护天使们!您们辛苦了!
此致敬礼
感谢人:
致白贵敦医师:
本人才疏学浅,胸无点墨,今天欣然命笔不为别的只是想把自己的真实经历和切实感受书写出来,以此来表达我对白医生的感激之情。
时间回到20xx年的初春,得幸于正气堂中医平台结识了白老师和毛老师,初识二位老师人很谦卑、也很随和,言语间能感受到他们对于中医的热爱和永不自满的医者风范。
在别人眼里我是幸运的,能够在二位明医身边工作每天熏陶在正统的中医知识宝库里,感受着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一直听白老师顾客赞叹老师针法的精湛,治法多样,但是从来没有亲身体验和感受过。
凡事不经念叨,在5月10日这天,午饭过后突然腰部下面急性疼痛,痛觉感难以言语,同事们被我痛苦的表情和满身的湿汗吓着了,大家忙着给我找病因并同时给与手法和刺络调理,一个小时过去了痛苦没有解除。大家举手无措的时候四处找人找法,当得知白老师回到诊所时都不约而同的去找白老师来给我诊断处理。
耳边传来白老师熟悉的声音,我心中的恐惧一下烟消云散,整个人镇定下来,并配合老师的望闻问切。接下来就是穴位行针顺气,并加以艾灸温热化寒,感觉到后背寒凉邪气被一股热流驱赶而散,瞬间后背舒服些但是疼痛还没有消除,只见老师又在腿部脚下用针引气下行,那种感觉像是触电一样麻涨感一直传到脚趾,最后又在头部右侧针灸,细针就像魔法棒一样气血随着老师下针的方向运行过来,这时大家都说我的面色变过来了,紧张的气氛一下轻松下来。
我的痛感在慢慢减轻,老师让我下床行走,让气血随着活动循环通行,前后差不多走了15米,突然感觉腰骶胀痛的部位松弛了很多,手脚也开始发热了,我知道疼痛不适已经离我而去,刚才就像做梦一样,这个时候我脑海里浮现出来好多画面,假如我没有在中医行业工作、假如没有遇到白老师、假如我被送到西医医院.......不敢想象,突然觉得自己很幸福。
通过这次亲身体验,从白医生身上我看到了和蔼近人、精益求精、永不自满的医者风范。
白医生以高尚的医德、无私的爱心温暖着我,以精益求精的医术解除了我的痛苦,白医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诠释着当代医生的职责操守和医道本色。白老师在我无助时给予的温暖如滚滚春潮,似煦煦阳光,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爱无疆,白老师用行动扮亮了中医界医德医风的靓丽形象。
白老师不仅医德崇厚,医风医术也让人叹服。
20xx年5月14号
兰帅锋
尊敬的医师朋友:
今天,8月19日,是首个中国医师节,也是星期天。
也许,此时的您正在看急诊、写病历、查资料、开展义诊;
也许,您刚经历了一个不眠之夜的值班,又接着在手术、查房、抢救;
也许,您正在赶往进修学习,继续充电的路上;
……
职业使然,您早已习惯这样的生活——每个节假日照常在医院和工作亲密约会,和自己的病人“团聚”,总难得在家休息。
身穿白大褂,繁忙已是常态。哪怕自己挂着点滴,却依然一丝不苟地处置着每一项医疗任务;哪怕与妻儿多次约定外出游玩,却总因一个紧急电话,放下承诺强忍着心痛,望着双眼噙满泪水的幼儿,毅然决然地奔向医院;
……
今天,在这样一个歌颂医师的日子,我们谨代表院党委、院领导班子,向辛勤工作的您和支持您的家人,致以节日的问候、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感谢!
在湖州市中医院漫长而又短暂的一甲子中,感谢您以一腔“大医精诚”的执着热血,传承和发展着中医药事业;感谢您秉承了关爱生命、救死扶伤的光荣传统,用行动践行着希波克拉底的誓言,护佑着生命的尊严;感谢您在这平凡忙碌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无怨无悔,肩负起守护一方百姓健康,为医院发展和人民健康奉献了自己的力量和青春。
古人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医师的职业是神圣的,20年8月19日召开的新世纪第一次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寄语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两天前又嘱托医师们: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不断为增进人民健康作出新贡献。
再过9天,新医院迁建工程即将启动,新的机遇已然来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时代号召我们以致力建设“具有鲜明中医特色的全市中医龙头医院”为目标,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继续推进医院事业持续健康向前发展;命运呼唤我们用真情传递健康卫士的温暖,用汗水书写白衣天使的忠诚,共同创造湖中医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但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请不要忘了这是属于您的节日!如果可以,请停下脚步,放下忙碌,带上家人,去享受一番难得的“天伦之乐”!
最后,再一次祝愿您节日愉快、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年8月19日
谢谢,这个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最普遍,表示客气、尊重、礼貌、认可,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但我这里所说的谢谢却是发自内心的感恩、发自肺腑的真情告白、是医患关系中最纯洁、最真诚、最温暖的情感表达、是最强大的正能量。
在我的人生经历中阳光灿烂的日子很多,但是我都很快忘却,几乎没留下任何记忆的痕迹;暗无天日的岁月只有一件事,却使我终身难忘——那就是我从一名热爱生活、精力充沛、追逐梦想的人摇身一变成为一名癌症患者。
除了淋巴转移,先后出现愈演愈烈的全身性骨转移导致全身性疼痛、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造成严重贫血、脑部转移使我几乎双目失明、最后肝转移使我彻底失去信心。
当时,我因全身骨转移疼痛难忍,无法平卧、侧卧,只能整夜整日地在地上走,连续十几天下来,身体已经疲倦到极点,由于疼痛的折磨,一天24小时无法入睡,终日不思进食,无论身体还是精神都处于崩溃的边缘,所有与疾病抗争的防线全部坍塌,我只有一个信念:赶紧找到一家临终关怀的医疗机构,无论付出多少代价先止痛,然后静静地睡下,永远不要再睁开眼睛。
这是一段悲惨的岁月,我的家人也笼罩在愁云惨雾中。怎么办?除了寻找名医还有什么办法?
于是,疯狂地预约名医,挂号、就诊。上海北京等多家医院,网上挂号预约,详细查询医生情况,最后我的孩子惊喜地发现:徐正阳,鄞州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网上情真意切的感谢信有50多封。
那一天是4月24号下午2点,在鄞州人民医院308室我前去就诊,我把病情做了详细阐述,徐医生认真过目我所有检查资料,最后他话语不多,但非常给力。
4月25号早上8点,我准时来到住院部病房,医护人员热情接待了我,主管医生张昱给我做了详细的病程记录,护士长董老师耐心地给我做了心理疏导,接下来镇静、止痛药马上服下,之后我一口气睡了四个小时,没有疼痛、没有焦虑,只有宁静与和平,我酣畅淋漓地体验安静的睡眠和身体的无痛给我带来强烈的幸福感,我一下感觉到幸福如此简单,我被爱包绕着,一切恐惧都是幻想。原来无痛的感觉就是天堂,能够闭上眼睛进入梦乡就是爱与和平,多么温暖的感受,多么幸福的场景,有了天使团队的陪伴,我的心情渐渐变得宁静、和平、温暖,身体无痛和甜蜜的睡眠给我带来巨大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渐渐地我对生命的热爱、信心、珍惜又再次升腾。
看着药水一滴一滴进入我的血管,观想癌细胞一点点失去活性,最后被免疫细胞吞噬,我充满了敬畏和感恩。
癌症患者是不幸的,但是有徐医生跟我并肩战斗、有33病区白衣天使的陪伴我真的很幸福。人生的风景真的美丽,只因有神圣的天使同行。
此时此刻,感恩之情无以表达,只好轻轻地说声徐医生,谢谢您!这是一个肿瘤患者内心深处的最强音。
尊敬的院领导及医护人员:
您们好!
感谢你们,感恩你们!我是贵院重症医学科(ICU)患者刘鴻儒老人的家属。父亲在住院期间科室医护人员视病人如亲人,对家属及患者关心备至,关爱有加,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今天,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我代表父亲及家人向东明县人民医院全体医务人员送上最真挚的祝福和诚挚的感谢!
我父亲因脑梗死入住神经内一科,5月5日,病情突然加重,呼吸衰竭、心跳骤停,随即在医护人员陪同下,转入重症医学科(ICU)。主任李献民、护士长程桂丽立即带领医护人员全力以赴进行抢救。因家属拒绝气管插管,他(她)们只能用球囊面罩辅助呼吸,经过长达四个多小时的紧急抢救,父亲慢慢恢复了自主呼吸,暂时脱离了危险。当看到父亲的脸色由苍白变得红润时,全家人那颗悬着的心一下放松了,全体医护人员像一个个凯旋归来的战士,露出了喜悦和欣慰的笑容。而当家属握手致谢时,发现他(她)们的双手因长时间挤捏球囊磨出了好多水泡!
父亲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恢复良好,并于5月27日转入普通病房。住院22天里,家属们亲眼目睹了重症医学科(ICU)医护人员的辛苦、敬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他(她)们在抢救病人时,被粪便、呕吐物喷溅到身上后,没有任何怨言,再苦再累,面对病人总是一脸春风,这是一个向上向善的团队,这是一个可亲可敬的团队。他(她)们的工作让我们由衷钦佩,医护人员的付出让我们倍加感激,向他(她)们学习,向你们致敬!
这么多天来,我们所看到的是贵院的医护人员们精湛的医术和优质的服务,以及洋溢在每个人脸上的温馨和自信。他(她)们说话温和,举止幽雅,时而露出和蔼的笑容,不经意间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时而聊一聊家常,问一问有没有困难需要不需要帮助。有时,紧紧握住我们的手,安慰我们病患家属;有时,轻轻地握住患者的手,给予其前行的力量;有时,他们攥拳头,互相勉励加油。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在这里,我们体验了暖人心的感人服务,感受到一家亲的医患和谐;在这里,医患相互支撑,爱心汇聚向善!
虽然我们接触最多的仅是神经内科和重症医学科(ICU)两个团队的医护人员,但从他(她)们身上看到了东明县人民医院的缩影,看到了“人民医院为人民”优良作风的传承,这是不忘初心的大爱情怀,这是救死扶伤的使命担当,这是用心照护的良好医德,这是拯救生命的大爱无疆。
人都夸,人民医院是“人民的医院”,我们要说,这些科室就是“五星科室”!你们不仅仅给了我父亲第二次生命,也给了我们子女们继续尽孝的机会;你们不仅仅挽救了更多人的生命,你们挽救的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复兴!我们要说,你们是新时代最敬爱的人!
致谢,致意,致礼,致敬,人民医院!
感激,感动,感谢,感恩,白衣天使!
20年6月6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