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你怎么快走了呀?”“你明年再来实习吗?”……在一声声的感叹中,两个月的实习时间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起9月2日与同学一起来秀州分校的时候,一切仿佛还是发生在昨天一样。在这短短的两个月中我经历了很多,也学会了很多。
我刚到秀中的时候,第一个星期我都是忙一些实习的准备工作,例如看一下课本和教案,听老师讲课,第二个星期,在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开始步入课堂讲习题课,心里既兴奋又紧张。于是,我真真正正的走上了讲台,相信也会因此与讲台结下不解之缘。
首先,我想说说我与我的学生。
当班主任是一件很让人兴奋的事,不过与学生见面的情况却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第一次进教室的时候并不是我想象的激动人心,准备了满肚子的腹稿都没用上,现实情况是班主任钟老师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我就开始忙班里的事了,我连说一句话的机会都没有,只能站在那里发呆,然后对着茫然的看着我的学生微笑。
以后的几天我每天早上都去看值日生扫包干区,看早读和早操,学生们会用一种很陌生的、很奇怪的眼光看着我,老师也因为开始比较忙而跟我交流的不多,我有点不知所措,偶尔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身处闹市却无人理睬的人,幸亏办公室有个幽默的语文老师会讲笑话,往往那个时候就会轻松开怀的笑。
又过几天,发生了一件事,使我所处的尴尬局面有所改变。一天,钟老师去开会,让我上一节习题课(其实也就是作业讲评),讲到一道“钻石星与非洲之星质量比”的题目时,由于数据两太大,学生不理解,于是我就从另一个我认为简单点的角度开始讲第二遍,从学生迷惘的眼神中我发现我又失败了,于是我拿起讲台上的粉笔盒子跟粉笔,嘴一快连密度都说出来了(初一学生还没接触过密度的概念),搞的学生更糊涂。无奈之下,我只好跳过说明天再讲。在之后的课堂过程中,我的心情一直都很郁闷,一想到作为老师讲的题目不能使学生理解,我的情绪就变得十分低落,不知如何是好。课后,我问了个别学生,其中有一人说你越讲我越糊涂了,当时心里就有一股莫名的失落,这种失落一直延续到第二天我占用了中午的时间又讲一遍,并像学生坦诚确实讲的不到位,学生也终于学会了。
俗语说否极泰来,我现在是真正感觉到了。虽然我讲的这次讲的不好,但是学生都很照顾我有时候还满会迁就我的,有时候我讲的疙瘩了他们也不会笑我,甚至在下课时还有学生提醒我多喝点水(由于本人不会发声经常一节课没完就音有点哑)。下课的时候我会走进教室主动与他们聊天,谈谈心,聊聊学习的事情,经常笑声朗朗。在他们眼里还是蛮喜欢我这个大姐姐的,毕竟我也没比他们大多少。这样一件本来让我十分伤心的事在学生的热情回应中得到了平复,自然而然的,我也逃离了那种让我尴尬的局面,走出了心里的阴影,在之后的课堂中没有出现这种状况(每次我都会精心准备下)。
通过这一件事,我认识到老师与同学之间的相处,在于诚心,在于知心。作为老师我我确实一点也不专业,但我会以身作起到榜样的作用,得到学生的认同。
其次,我想说说我与我的'老师。
刚开始看到其他同学跟他们的老师都很亲近,而我的老师一直在忙自己的事情,使我有些羡慕。不过羡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想到之前的问题,钟老师只是笑笑,还跟我说没关系的,你再抽时间补下,基本上没问题的。后来的几天里我都没有跟老师说什么时候上课的事,但是钟老师主动跟我说过两天你来上一节新课,这时我的心满是安慰,我开心啊,虽然讲的不好,课老师还是愿意给我机会,也不是像开始跟我说的那样新课基本不给上。激动的时候嘴巴就想说话,我跟钟老师说起班里的学生,发现她真的把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很是上心,很喜欢讲那些可爱的学生。于是,我知道了我已经找到了打开我与钟老师之间的那扇门的钥匙。钟老师开始主动地跟我说一些班里的情况,我也会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到了后来她就把一些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也交给了我去尝试。从班里的运动员报名工作到学生广播操的操练,从学生资料订阅报名到校服的发放都交给我负责。
老师们都有做不完的工作,尤其是班主任,所以我已经做好了“艰苦奋斗”的准备。先是学生仪容仪表、再是班容班貌,每一个任务我都很努力的与钟老师配合,也得到了她的肯定。其实钟老师并不是像她给我的第一印象那样严肃的,相处下来我才发觉钟老师对我的关心和照顾,在实习过程钟教会了我很多东西,从教案编写到课堂教学,每一样她都悉心指导。渐渐地,我与老师、同学相处融合,以前的那种彷徨不知所措的感觉终于离我而去了。我深切的体会到要跟别人建立友好的关系一定要热情、主动和坦诚,这让我想起了一句不知道是谁说过的话:你对别人笑时,别人决不会对你哭!
接下来的工作都很顺利,我每天都准时检查班级公共卫生,然后到课室去看早读,听着学生们的朗朗书声,我仿佛又回到了我的自己的中学时代,只是现在的我已经扮演着一个不同的角色了。除此之外,我每天还会督促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学生见到我都会很热情地与我聊天,看着学生遇到问题会主动找我聊,老师有事会找我帮忙,我觉得这样的日子过得十分充实。
最后,我想说说我的汇报课。
本来我以为汇报课肯定有很多老师听课,我是最早上汇报课的实习生。没想到师院的指导老师有事不能来,我的同学也正好有课不能听,于是汇报课就没几个老师听,不过我还是发挥了自己的水平,基本上没有紧张,有的就是学生的热情,课堂气氛很活跃。下课的时候,老师给了我很多教学意见,说我的声音不够穿透力,讲的时候不够抑扬顿挫,学生不易听进去,还有一些知识点只讲了表面的做法没有讲意义(如果吧意义理清学生更易理解),这些都被平常要求很高的钟老师否决,她说:“对于一个新教师来说这样已经很好了,这些可以以后慢慢培养的。”当时我听了,开心的不得了,从她嘴里出来这样的一句话,让我觉得这堂课的含金量还是满足的。
我的实习工作很快就要进入尾声了,当我对学生说我准备走了的时候;当学生们纷纷地问:“老师,你为什么不等我们考完期中考再走啊?”“老师,你明年还会来给我们上课吗?”“老师,放假了会不会来看我们啊?”……我忽然发现原来我已经融入到这样一个集体之中,一股莫名的软软的东西涌上我的心头。
今年我担任了高一班的班主任,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第二届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其间收获颇多,感受很深,为我以后的班主任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新的方法。
曹莉老师的班级干部汇报制。让每个班级干部将一天内发生的大小事记录在案,这样老师可以获得第一手的材料,便于及时进行处理,而干部总结时也有理据,学生听了心服口服。像蒋红才老师交流的爱生如子很是让我感动。是啊为什么要让学生怕老师呢?让他们爱老师敬老师不是更好吗?古人不就说亲其师信其道吗?为什么我们就不能让学生因为喜欢我们而与我们亲近呢?只要我们多付出一点耐心,真心,诚心相信学生能够更好的发展的。侯小倩老师交流的鼓励政策。当班级考核位于最后时不是去一味的批评埋怨,而是鼓励,告诉大家一次的失败不代表什么,只要我们努力了尽力了我们就无悔,甚至告诉大家我们比第一名的还要有优势,因为第一已经无处可进,而我们进步的余地还很大呢。如此鼓励学生怎能不信心十足呢怎能不进步呢?回头想想自己真的很惭愧,我很少鼓励学生,大部分时候是批评说教,对于表扬真的很欠缺。刘威老师交流的愉快班会和班长值日制也让我很受感触。班会大多数老师都把它当作了整顿班级的最好时机,而刘老师却在班会上与学生一起玩,大大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增进了彼此的感情,而利用晚饭后自习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效果也是事半功倍。班长值日制更是调动了所有同学的积极性,为班级管理出谋划策。更有许多的班主任在班级情况不尽人意时,能够耐心引导,循循善诱,同时发挥粘、贴、靠精神,让班级能够得以发展,学生能够有所进步,听了这些我真得很感动。
反思自己,今年做得确实不够,开学第一个月,没有及时的稳定班级,以导致一大批学生的不稳定。班委会始终不能令人满意,班级干部工作能力不强,我仅是偶尔批评一两次从来也没有静下心来好好帮他们分析一下,指导一下,总感觉的部就该用现成的。对于班级出现的问题不能作出及时反应、恰当处理,导致一些不良现象屡禁不止。想到这些我真的有些惭愧。我想我不该再如此了,我要行动起来,在剩下的日子里,干好每一件事,争取明年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年的班主任工作又过去了,今年我又有哪些收获和不足了,听了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的各位老师的发言后,我体会很多,对班级工作有了新的看法和思考。
第一、作为班主任应放下师道的尊严,走近学生,亲近学生,与学生建立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让班里的每一个学生真正感到在这个班集体里面,老师是他们其中的一员,是他们的朋友,与他们是平等的。在这个集体中,老师只不过是领头雁、引路人而已。作为班级大小事务应先征得同学们的同意,再由全班同学集体讨论,最后做出决定,切不可专制独裁,搞家长制,唱一家言,为追求一种表面的威性而失去人心。人心齐,泰山移,兄弟同心,齐力断金。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在我们班主任的实际工作中确不一定想明白。对班规的制定,大家出谋划策然后举手表决,一旦形成制度就要严格执行。执行时要严,特别是对班干部,即要树立他的权威,又要加以严格要求。当然,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还要讲究个度的问题,毕竟我们的班规是为了规范学生的言行,促使他们努力学习,让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有用之才才是我们的目的。只有这样,同学们才会自觉自愿的遵守班规,谁也不愿去违反他们自己作出的规定,即使犯了规也甘心受罚并力争少犯。慢慢地,同学们的自觉性、集体荣誉感会在无形中形成。
第二、作为班主任要做个标准的天平,平等地对等每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不偏袒优生,漠视差生,爱心应一视同仁,这是班主任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不突出的学生犯了规,要严肃处理,对于那些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犯了规,同样要严肃处理。后进生心理脆弱,本身就有强烈的自卑感,又最容易犯错,因而处理过程中,切忌伤害他们的自尊,要心平气和地对他们进行说理教育,有耐心地去引导他们才是最好的方法。他们一当有一点进步就要大力表扬,让他们感觉到班主任很在意他们,班集体离不开他们,从而让他们找会自尊,树立自信。另外,在一个班级中,无论男女,不管优劣,班主任都应从生活、学习、思想意识等各方面去关注他们。平时多走进他们,谈心交流,利用班会课共同解决一些矛盾,读一些好文章进行引导;努力走进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班主任要扮演好教师、朋友、父母等多重角色,也只有这样才会赢得同学们的尊重、信赖,形成一股强大的班级凝聚力。
第三、作为班主任要处理好各学科教师及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关系。班主任要协调各科平衡,平等对待科任教师。班主任是一个班的主心骨,核心力量,班主任对各学科的一个小小的评价,会影响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态度;班主任对任课教师的一句简单的评价,会影响学生对任课教师所教学科的兴趣。班主任在学生面前切记对教师不负责任的评价。其次,不要让学生重主科、轻副科,尊重主科教师,无视副科教师的想法,这一点很重要。这一平衡工作首先班主任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学生对科任教师的反映,科任教师对同学的看法,班主任要及时了解,在中间发挥好桥梁与润滑济的作用,并且要有持久性。特别要让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科任教师,不因自己的好恶而有所偏爱。这不仅是学习的问题,更是一个人修养与品德的问题。学生尊重各科教师,教师乐意走进这个班,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另外,作为班主任还要注意处理好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关系,对于班与班之间所发生的矛盾,要能够学会正确对待,切莫护短,张口闭口就是它班学生不对,对别班同学指手划脚,骂骂咧咧,这既有损自己的形象,又不利于团结。我们知道,学生来自四面八方,每个村的学生都被分到各个班级中,可以说班与班之间因为学生的原因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对于任何一个班,都不可能关起门来搞建设,必须要加强班与班之间的交流、合作,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第四、作为班主任理应言传身教,热爱这个家。现在对教师个人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而一个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人格人品对学生更是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要带好一帮思想既单纯又复杂,既有主见又没主见的青少年,班主任就应该做好典范。比如班级大型活动,班主任热情投入其中,想方设法努力与同学们一道去共创佳绩。班级受损,班主任要勇于承担责任,不能一味地责备学生,相反还应鼓励或正确引导。班级事务,自己能做的,努力动手去做。要做到三勤(手勤、脚勤、眼睛勤)三快(手快、脚快、眼睛快)。地上的纸屑,课桌上的摆设,窗帘的安放等,走进教室同学们都在认真学习,随手弯弯腰,动动手,擦一擦,拖一拖,学生会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切忌乱批评乱指责,整天指手画脚。另外,班主任要从心底爱这个家,爱这个家中的每一个成员。学生无形中会形成一种自我约束力,并模仿着为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们班常有同学为班级挂好窗帘,帮老师整理好讲桌。即使班主任不在的时候,班上都是规规矩矩,爽心悦目的。特别是有些同学犯了错误,会主动跑来向我认错。我会表扬他,因为他已知道并勇于承认,自然不会再犯。同学们互帮互助,和睦相处,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生活,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五、作为班主任不能忽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后进生有增多的趋势。我们都有这样的想法,当教师难,当一个称职的教师更难。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我想首先要转变观念,要相信后进生是可以转化过来的。对他们要报以满腔的热情,要与其他同学平等对待。我们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任何一个学生都不想成为差生,谁不想受到别人的夸奖和称赞呢?有些后进生看似倔强不温顺,甚至和老师顶撞。其实他们的内心是很脆弱的。他们非常需要别人的认可和尊重。而这种认可和尊重有时是很低的,只要一个欣赏的眼神、一句“听懂了吗”之类的问候他们就受宠若惊了。在学生的心目中,不歧视差生是老师最优秀的品质。我们不要认为你偏向好学生好学生就尊敬你,有时恰恰相反,好学生也不一定买你的账,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歧视任何学生。其次,要付出。应该认识到,转化工作是相当繁重的。不要抱着轻松的态度。或者认为我都把心掏出来了,他还是那么不懂事。那么你再把除了心以外的东西都掏出来可能就见效了。差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复杂的过程,班主任必须要树立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也要有只能胜利不能失败的坚定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