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汇编指令中,操作数在某寄存器中的寻址方式称为(1)寻址。
A. 直接
B. 变址
C. 寄存器
D. 寄存器间接
答案:C
解析: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2. 计算机系统中,虚拟存储体系由(2)两级存储器构成。
A. 主存一辅存
B. 寄存器一Cache
C. 寄存器一主存
D. Cache一主存
答案:A
解析: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虚拟存储体系是将多个不同类型、独立存在的物理存储体,通过软硬件技术,集成为一个逻辑上的虚拟的存储系统,集中管理提供用户统一使用。虚拟逻辑存储单元的存储容量是他所集中管理的各个物理存储体的存储量的总和,具有的访问带宽则在一定程度上接近各个物理存储体的访问带宽之和;
3. 程序计数器(PC)是(3)中的寄存器
A. 运算器
B. 控制器
C. Cache
D. I/O设备
答案:B
解析: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4. 中断向量提供(4)。
答案:D
解析: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A. 40MB
B. 4GB
C. 40GB
D. 400GB
答案:B
解析: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2的32次方
6. 为了提高计算机磁盘存取效率,通常可以(6)。
A. 利用磁盘格式化程序,定期对ROM进行碎片整理
B. 利用磁盘碎片整理程序,定期对内存进行碎片整理
C. 利用磁盘碎片整理程序,定期对磁盘进行碎片整理
D. 利用磁盘格式化程序,定期对磁盘进行碎片整理
答案:C
解析: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定期对磁盘进行碎片整理
7. 安全的电子邮件协议为(7)。
A. MIME
B. PGP
C. POP3
D. SMTP
答案:B
解析:电子邮件协议
MIME是邮件扩展;POP3是邮件接收协议;SMTP是邮件发送协议,PGP是安全邮件协议
8. 操作系统通过(8)来组织和管理外存中的信息。
A. 字处理程序
B. 设备驱动程序
D. 语言翻译程序
答案:C
解析:操作系统
9. 下列操作系统中,(9)保持网络系统的全部功能,并具有透明性、可靠性和高性能等特性。
A. 批处理操作系统
B. 分时操作系统
C. 分布式操作系统
D. 实时操作系统
答案:C
解析:操作系统
批处理操作系统:脱机处理系统,即在作业运行期间无需人工干涉,由操作系统根据作业说明书控制作业运行
分时操作系统: 将CPU的时间划分为时间片,轮流为各个用户服务。多用户通用操作系统,交互能力强
分布式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的更高级形式,保持网络系统所拥有的全部功能,同时具有透明性、可靠性和高性能等特性
实时操作系统:专用系统,特征是实时性强及可靠性高
10. 在进程状态转换过程中,可能会引起进程阻塞的原因是(10)。
A. 时间片到
B. 执行V操作
C. I/O完成
D. 执行P操作
答案:D
解析:操作系统 进程
时间片到,就绪准备执行;v操作释放资源,P操作申请资源;I/O操作完成唤醒进程
11. 假设系统有n个进程共享资源R,且资源R的可用数为3,其中n≥3。若采用PV操作,则信号量S的取值范围应为(11)。
A. -1~n-1
B. -3~3
C. -(n-3)~3
D. -(n-1)~1
答案:C
解析:
12. 已知函数f()、g()的定义如下所示,调用函数f时传递给形参x的值是5。若g(a)采用引用调用(callbyreference)方式传递参数,则函数f的返回值为(12);若g(a)采用值调用(callbyvalue)的方式传递参数,则函数f的返回值(13)。其中,表达式“x>>1”的含义是将x的值右移1位,相当于x除以2。
A. 35
B. 32
C. 11
D. 7
答案:C
解析:x=6è a=6 x=5 故为11
13. 已知函数f()、g()的定义如下所示,调用函数f时传递给形参x的值是5。若g(a)采用引用调用(callbyreference)方式传递参数,则函数f的返回值为(12);若g(a)采用值调用(callbyvalue)的方式传递参数,则函数f的返回值(13)。其中,表达式“x>>1”的含义是将x的值右移1位,相当于x除以2。
A. 35
B. 32
C. 11
D. 7
答案:D
解析:x=2, a=5
A. (j*m+i)*4
B. (i*m+j)*4
C. (j*n+i)*4
D. (i*n+j)*4
答案:B
解析:数据结构基础
15. 线性表采用单循环链表存储的主要优点是(15)。
A. 从表中任一结点出发都能遍历整个链表
B. 可直接获取指定结点的直接前驱和直接后继结点
C. 在进行删除操作后,能保证链表不断开
D. 与单链表相比,更节省存储空间
答案:A
解析:数据结构基础
从表中任意结点出发,沿着节点间的连接关系都能回到出发的结点,都能遍历整个链表
16. 若某线性表长度为n且采用顺序存储方式,则运算速度最快的操作是(16)。
A. 查找与给定值相匹配的元素的位置
B. 查找并返回第i个元素的值(1≤i≤n)
C. 删除第i个元素(1≤i<n)
D. 在第i个元素(1≤i≤n)之前插入一个新元素
答案:B
解析:数据结构基础
对数据操作,增删改时间都大于查值(查ID需要另外的时间)
17. 设元素a、b、c、d依次进入一个初始为空的栈,则不可能通过合法的栈操作序列得到(17)。
A. a b c d
B. b a c d
C. c a b d
D. d c b a
答案:C
解析:数据结构基础 栈先进后出 边进边出
18. 若要求对大小为n的数组进行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log2n),且是稳定的(即如果待排序的序列中两个数据元素具有相同的值,在排序前后它们的相对位置不变),则可选择的排序方法是(18)。
A. 快速排序
B. 归并排序
C. 堆排序
D. 冒泡排序
答案:B
解析:数据结构基础
快速排序(不稳定)、堆排序(不稳定)、归并排序都是O(nlog2的n次方) 冒泡排序O(log2的n次方)
19. 对于一般的树结构,可以采用孩子-兄弟表示法,即每个结点设置两个指针域,一个指针(左指针)指示当前结点的第一个孩子结点,另一个指针(右指针)指示当前结点的下一个兄弟结点。某树的孩子-兄弟表示如下图所示。以下关于结点D与E的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19)。
A. 结点D与结点E是兄弟
B. 结点D是结点E的祖父结点
C. 结点E的父结点与结点D的父结点是兄弟
D. 结点E的父结点与结点D是兄弟
答案:D
解析:数据结构基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